第1993章 错失良机(第1页)
冯奇正一招得手,没有丝毫犹豫,趁其病,要其命,这是身为一个军人最起码素养。
他势如猛虎,冲向黑衣女人。
黑衣女人已经吃了大亏,不敢再跟冯奇正硬碰硬。
她虽然受了伤,但身为超频高手,她后退的速度非常了得,冯奇正一时间根本追不上。
这让冯奇正十分恼火。
“给老子留下。。。。。。”
冯奇正怒吼着,双脚在地上猛地一蹬,地面被蹬出一个坑来,如同狮子搏兔,扑向黑衣女人。
然而,就在这时,两侧的草丛里,突然飞出两把鬼。。。。。。
风起南疆,卷过新栽的言木林,枝叶交错如低语绵延。阿昙站在坡顶,手中那封“林知远”的信被风吹得微微颤动,纸角泛黄,却字字清晰。她将信折好,放入怀中贴身之处,仿佛安放一段百年未熄的火种。
她没有立刻离开。而是席地而坐,背倚一棵尚不足腰粗的言木,闭目调息。这些年行走九州,她的身体早已不如从前轻盈。每一步都踩在旧伤之上,每一次倾听都耗尽心神。但她从不拒绝疲惫??因为疲惫意味着有人终于说出了长久压抑的话,意味着沉默的茧正在一层层剥落。
阳光斜照,暖意渗入骨髓。恍惚间,她听见了孩子的笑声,遥远而清澈,像是从地底传来。她知道,那是归言城残魂的余响,是三百颗星坠落后仍在脉动的记忆。
忽然,一阵细微的震动自地下传来,如同心跳,又似钟鸣。阿昙猛然睁眼。这不是错觉??言木根系下的地脉,正传递着某种节奏:三短、两长、一停。依旧是那古老的地脉密码,但这一次,内容变了。
她俯身贴地,以掌心感应,心耳全开,逐波解析??
>“塔未倒,镜犹转,第四锁已松。”
阿昙瞳孔微缩。**第四锁?**
笔、药、剑、信??四公子所设之门,四把钥匙早已用尽,门亦开启,旧都重现。可若第四锁仍在松动,说明那扇门……从未真正关闭?或者说,它通向的,并非终点,而是另一重隐秘?
她蓦然想起铜镜中的未来幻象:自己年迈,孩童围坐,手语流转。那时她以为那是终结后的安宁,如今想来,或许那只是**新一轮循环的开端**。
她起身,拍去衣上尘土,对远处等候的传声者招手。不多时,一名青年奔来,额前系着蓝绸??那是归言堂新一代“守脉人”的标志。
“阿昙姐,南境三十六村的‘传默’记录已整理完毕,共一千二百七十四段,皆由水晶传讯至启口园存档。”青年恭敬呈上玉简。
阿昙接过,指尖轻抚玉面,闭目感知。刹那间,千百画面涌入脑海:一位老妇在静语场中模仿被强征赋税的丈夫跪地求饶;一名少年无声演绎母亲因说出“皇帝也有过错”而被拖走的夜晚;更有甚者,一群渔民集体用手势重现百年前海战真相??所谓“外敌入侵”,实为朝廷为掩盖贪腐而自导自演的屠杀……
这些故事,像一根根细针,刺入她的心脏。她知道,每一个“传默”的背后,都是一个人终于敢直视伤口的勇气。
“告诉他们,”她睁开眼,声音平静,“不必删减,不必修饰。哪怕听起来像疯话,也要完整留下。历史不该只由胜利者书写,而应由所有愿意回忆的人共同编织。”
青年郑重叩首,退下。
阿昙立于坡上,望着远方村落袅袅升起的炊烟。她忽然意识到,真正的战争从未停止。影枢虽败,但他们的根源??恐惧、怀疑、对真相的漠视??依然潜伏在人心深处。而今,新的敌人悄然浮现:**遗忘**。
人们开始习惯倾听,却渐渐忘了为何要听;他们刻下留言,却不再追问那些名字背后的血泪;甚至有些地方,静语场变成了表演舞台,有人为博关注而夸张演绎苦难,真实的声音反而被淹没。
她必须做点什么。
当夜,阿昙独坐月下,取出随身携带的四枚声音结晶。它们曾黯淡,如今却隐隐流转微光,仿佛吸收了三百星魂的余韵。她将它们摆成四方阵,以指血点中心,低声吟诵《听语法典》第十一章??“回声溯源”。
风骤止,月华凝滞。
四晶共鸣,投射出一片虚影:一座桥,横跨深渊,桥身由无数人声交织而成,每一步落下,便有一段记忆复苏。桥的尽头,是一扇半开的门,门内光影变幻,似有无数人影穿梭往来。
这是“**回音之桥**”??传说中连接过去与现在的秘径,唯有集齐“万人真言”方可显现。而此刻,桥已成形,说明九州百姓的“传默”之力,已汇聚到足以撼动时间的程度。
阿昙深吸一口气,踏上桥面。
每走一步,耳边便响起一段被遗忘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