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百年苦乐由他人(第2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他直接定下了时间,没有商量的余地。

阿史那律浓眉微不可察地一皱。

皇帝已转向礼部尚书:“礼部,公主出嫁仪程,即刻着手再行检视准备,务求周全,不得有丝毫差池!”

“臣,遵旨!”礼部尚书慌忙出列,躬身领命,额角渗出细汗。

阿史那律见皇帝态度坚决,话已至此。

他压下心头不快,再次躬身:“外臣谨遵大皇帝陛下旨意。十月底,静候佳期!”

朝臣与使臣相继退去,殿内重归寂静,只余下皇帝压抑的喘息。

突然,一阵茶盏破碎声传来,殿内侍卫立刻俯身跪下,无一人敢出声。

荒唐!

南朝开国以来,何曾有和亲的公主!即便是可汗大妃,亦是耻辱!那可是他最疼爱的女儿,如今,竟被外人这般强硬索了去!

皇帝一阵气闷,只觉身上又多了些痛楚,他果真年龄大了。

竟然小小外族,欺辱到头上来了。

片刻后,殿门轻启,是宁令仪牵着宁承稷的手,走了进来。

皇帝看向女儿,她脸上平静得像一泓深潭。

宁承稷的小手紧紧攥着姑姑的手,小脸绷紧,嘴唇抿成一条直线,目光飞快扫过殿内的余物。

皇帝张了张口。

“父皇。”宁令仪先开了口,声音平静得近乎缥缈。

她没有看那些箱子,目光落在皇帝苍白的脸上,“儿臣明白,国事为重,儿臣无怨。”

“无怨”二字,让皇帝再也说不出话来,他喉头滚动,最终只化作一声沉重的叹息。朝局的暗流、国力的困顿、他这病弱之躯的无奈,女儿看透了这一切。

就在这时,一直沉默的宁承稷突然挣开宁令仪的手,向前踏出一步。

他仰起脸,目光直直看向皇帝,又转向宁令仪,声音清亮,却带着一种与年龄不符的重量:

“皇爷爷,姑姑,别难过!我会接姑姑回来的!”

稚嫩的童音穿透大殿的寂静,字字清晰。

“承稷?”宁令仪的声音轻得像怕惊扰了什么。

宁承稷挺直了单薄的脊背,那双一直依赖她的眼里有了别的光,他道:“汉家青史上,计拙是和亲。社稷依明主,安危托妇人。”

诗句从他口中念出,童音未褪。

“我读懂了这首诗,让姑姑出嫁北朔,这不对。委屈了姑姑,更辱没了君王的担当。等我长大,定接姑姑回家”

酸涩直冲眼底,宁令仪几乎是跌跪下去,将那个小小的身体拥进怀里。

“承稷……”滚烫的泪珠没入侄儿的衣领。

皇帝的目光落在相拥的两人身上,那张被病痛和国事磋磨得疲惫不堪的脸上,牵动了一丝微不可察的纹路。

幸好,他还有这个孙子。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