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丹(第2页)
雪萤闻声,赶紧跑下楼取了笔墨又一路小跑上来,喘着气将纸笔铺展于案几上,一边研磨一边问道:“家主可是找到了治疗四殿下的法子。”
“不错。”南宫玥面露喜色,将书页上的内容反复确认道,“书上写到,有一种禁丹名为鸩心丹,人一旦服用后,初始会出现发热咳嗽的症状,类似风寒,逐渐地身上会长出风疹,继而蔓延成渗入经脉的红斑,高热不退,伴随下肢腹股僵痛溃烂,若无解药,七日内必死。”
雪萤听得心惊肉跳,小脸煞白。
南宫玥执笔润墨道:“好在书上记录了可以克制此病症的丹方,也算天无绝人之路。”
说着她一笔一划将书页中内容誊抄在纸上,确认无误后,又冒着夜色前往库房配置药材,领取灵石,一应过程,亲力亲为,加上蒋翼护卫在侧,几个长老听说是圣上亲自下的令,虽心有疑窦,也不敢贸然上前问话。
寒夜萧寂,西苑灯火彻夜通明。
直至朝阳东升,南宫玥才出了丹房,怀揣着一个锦盒,匆匆上了马车,一路朝宫中驶去。
马车辘辘碾过朱雀大街,车帘被风掀起一角,露出外头冷清的街景。京都的早晨一向热闹熙攘,如今只剩零星几个摊铺还支着,街上行人寥寥,神色忧郁,远处药铺门前排着长队,人人相隔丈余,偶有咳嗽声起,便惊得人群如鸟兽散。
雪萤道:“这是蒋副将按照您的吩咐,搜集的京都中流传疫病的症状。”
她掏出几张素笺,南宫玥比对之下发现与书上所写一模一样,的确是鸩心丹引起的症状。
“夫人,你都熬了两宿了,先歇会吧。”
南宫玥轻轻应了一声“好”,目光却始终落在外面的街道上。
想不到短短数日,京都中的疫病竟已扩散到了这种程度,既然他们的病症是由鸩心丹引起的,那寻常药物根本治愈不了,禁丹的厉害之处,在于毒性猛烈,且只能以丹解丹,普通百姓得不到解毒的丹药,只能等死。
“夫人,如果城中的疫病真的与禁丹有关,那会是谁干的呢?”
南宫玥眉心紧蹙。
是啊,究竟是谁,要在京都掀起这场风波?可不论是谁,此人一定与南宫氏逃不了干系。
她紧紧握住了手中锦盒,心中忐忑不安。
她原本只想着完成圣上之命,找出救治四殿下的方法便好,可如今知晓了真相,便再也没有置身事外的理由。
朗朗乾坤下,疫病猖獗,是京都的大劫,亦是南宫氏的大劫。
青阳宫殿内,兰妃守在寝榻边,看着四皇子身上可怖的红斑逐渐消退,脸色好转,又惊又喜,险些落泪。
“本宫果然没有信错人!”她激动地看向南宫玥道,“司监大人果然妙手回春,于本宫有大恩。”
南宫玥见丹药起效,也暗自松了一口气,恭敬道:“娘娘言重了,丹药入体还需些时间才能彻底清除毒素,这几日,四殿下还需静养。”
“好。”兰妃点头应和道,“都听司监大人的。”
说完又吩咐宫女道:“快去禀报陛下。”
张院首提着药箱立在一旁,眼睁睁看着令太医院众人都束手无策的怪病,被一颗丹药给治好了,惊讶之余也不禁感叹南宫氏这位家主真是有大能之人啊!
张院首走后,兰妃又留着南宫玥问了些话。直至辰时初刻,南宫玥才出了青阳宫。
她疲累极了,本想回府休息,但一想起早晨所见之景,略一顿足,还是决定前往太和殿一趟。行至半路,刚好碰上前来请她的一小太监。
小太监道:“司监大人,陛下让奴才来请您到太和殿走一趟。”
南宫玥心里隐约知道陛下传召所为何事,如今京都疫病横行,无药可治,已造成百姓恐慌,朝廷必须给出解决之法。
此时正值朝会结束,官员们陆陆续续出了宫,唯有太医院使和六部几位大臣被留下议事。南宫玥一入殿,便发现殿内气氛出奇的紧张。
她照常行礼道:“臣参见陛下。”
“免礼。”
萧绎脸色还算平和,甚至在知道她炼制出的丹药救了四皇子后,眼中有一丝赞赏。
南宫玥起身站至一旁,决定先听听其他大臣怎么说。
户部尚书郭垚道:“陛下,京中疫病日盛,百姓惶恐,街巷十室九空。臣请减免赋税,于城中开设药局施药,以稳民心。”
太医院使须发皆颤,急急出列道:“陛下,此疫来势汹汹,须寻常伤寒可比,又不似瘟疫之症,实在不知该施何药啊。”
礼部尚书刘复却道:“听闻此症是由烟花柳巷传出来的,染病之人本就是些不知检点的下贱之辈,何须朝廷大费周章?依臣之见,不如封闭那些秦楼楚馆,将病者迁至城郊,免得祸害更多良民。”
“刘大人此言差矣!疫病无眼,岂分贵贱?”太医院使道,“听闻京中也有不少王公贵族染了病,还将城内所有名贵药材搜罗一空,百姓中怨言颇多。”
萧绎端坐龙椅,看向南宫玥道:“爱卿可有什么要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