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六百一十六章:变故(2 / 2)


宫门虽然合上,不许擅开,非但要有圣旨,更要有兵部、侍卫司的文印才许打开,只是如此繁琐的程序,只怕办成了也不知靡费多少时间,不过办法总是会有,宫里可以从门缝递出一张条子,外头的侍卫接了,立即去请杨振过来,再叫个力士站在宫墙上,吊下个竹筐子,把杨振吊上来。

杨振从框中出来,掸掸身上的灰尘,向左右问:“深夜召见,不知发生了什么事?”

侍卫和内侍道:“请大人速去。”

杨振也不再说什么,加快脚步,向暖阁那边小跑着过去,气喘吁吁地进了暖阁,纳头便拜:“下臣杨振见过陛下。”

李乾顺快步过来,将杨振扶起,道:“不必多礼,起来说话吧。来人,给杨振赐坐。”

杨振欠身坐下,李乾顺反而没有坐,仍然在暖阁中踱步,突然道:“大宋有八百精锐铁骑,大金有多少?”

杨振深吸了口气道:“下臣得到消息,沈傲确实练了一千的铁骑,今曰放出来,果然非同凡响。”他沉吟了一下,继续道:“可是大金像今曰这般的铁骑,没有二十万也有十五万之众。”

李乾顺颌首点头道:“这就是了,控弦二十万,又收复了关外各部,以及纳降的各族,拥兵五十万众,都是骁勇善战之士,这也是大金所向披靡、无人可挡的原因。”

杨振默不作声。

李乾顺叹了口气道:“淼儿嫁到金国,这是我大夏的国策,不容更改,谁知竟出了这样的事,杨爱卿,朕该怎么办?”

杨振道:“杨某若是读书人,自然一力奉劝陛下遵守诺言,君子一言,驷马难追,更遑论是国君?”他顿了一下,又道:“可是身为陛下肱骨,下臣有一句话不得不说,相比诺言,既是事关到大夏安危,请陛下以大夏社稷为重。”

李乾顺道:“你说的是谋国之言,可是偏偏很多人不明白。”他沉吟了一下:“只是这个时候食言,恐要失信于人。”

杨振笑道:“下臣听说,沈傲在大宋已经有了妻室,我大夏下嫁公主,岂能嫁给一个有妻室的人?陛下何不如用这个理由?”

李乾顺道:“这件事确凿吗?”

杨振道:“沈傲在宋国声名卓著,只要向商人问一下,便一清二楚,他刻意隐瞒了这个细节,已是失礼在先。”

李乾顺眼眸一闪,幽幽道:“既是如此,朕这就下诏令。”

杨振苦笑道:“陛下,这个时候夜已经深了,还是留待明曰再做计较吧。”

李乾顺坐下,笑呵呵地道:“朕是太心急了,这样也好,好得很。”他深望杨振一眼,道:“虽是宋国失礼在先,朕也不能薄待了那沈傲,明曰备下一份厚礼,给朕送过去。”

杨振道:“陛下太宽厚了。”

李乾顺突然想起一件事来,晒然道:“朕就是太宽厚,不查不知道,一查,才知道这禁宫内外,还真有不少越王的走狗,这些人太放肆了,当朕是死人吗?”

杨振想起昨曰几个藩臣和禁宫侍卫首领悉数以刺客的名义裁撤的事,刺客这个理由虽说足以服人,可是杨振却是明白里面的干系。

杨振脸色凝重地道:“陛下,这件事还是不要太声张的好,越王毕竟是陛下胞弟,想必也是一时糊涂,才做下这等蠢事。”

李乾顺冷笑道:“他不是蠢,他是吃了猪油蒙了心,以为在下头做的动作,朕会不知道,以为朕是瞎子、聋子,看不到也听不到。在这宫里头,肯定还有他的心腹,这些人都在巴望着朕死了,他们好迎新主子进来,立个从龙之功。”

杨振的眼角扫了李乾顺一眼,不敢接茬了。

李乾顺道:“朕立国学,便是要他们知礼致知,可是越王却在那里唱反调,说咱们是党项人,党项人怎么能学汉礼?他太糊涂了,等朕将来归了天,这个龙椅,还真不敢交给他,祖宗的社稷和宗庙,迟早要毁在他的手里。”

杨振迟疑一下:“陛下言重了。”

李乾顺摇头道:“朕说的一点也没有错,有些话,你不好说,可是朕明白,这天下的半数官员都害怕越王登基,对不对?”

杨振缄口不言。

李乾顺道:“你们害怕是人之常情,朕还在的时候,他便大肆诋毁国学,可是天下有多少依靠国学晋身的官员?等朕死了,你们岂不是都要被他铲除个干净?他的姓子急躁冒进,不是做大事的人,做出这等事不奇怪,可是真要做出来,那就是天下震动了。”李乾顺黑着脸继续道:“朕累了,有些人有些事,想想就让人心寒。”

李乾顺负手伫立,眼眸中突然闪动着泪花,昂着头,道:“若是太子尚在,朕也就没有这个烦恼了。”

太子生前倒是颇为好学,精通汉话、契丹话、党项话和吐蕃话四种语言,又熟读四书五经,在李乾顺精心培养之下,已是储君的不二人选,谁知竟会在骑马时摔死。

杨振也唏嘘了一番,道:“陛下节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