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二百一十四章 投稿


腊八之后,书院的士子和讲郎们纷纷行动起来,或出入于清渊藏书楼之间查找资料,或闭门于寝舍讲堂之中笔耕不辍;希伊先生和张籍等人也在加班加点的审核批改递交上来的文章,原因只有一个,都想着尽快拿出优秀的文章,赶在万历十一年新年之前刊刻出版,给堪称书院大丰收的万历十年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

冬日里的明月,那月光也似有些寒意,高挂在幽暗的夜空中,也如太阳一般由东方升起,夜已颇深,现在正是皎月当空。

月光照耀下的清渊书院,寝舍灯未灭,讲堂人依在,无论身处何方,学子们不是埋头读书,就是提笔勤书。

于此同时,在狮子坊张籍的居所的书房中。

这会儿杜十娘不在书房,只有张籍坐在案前,手拿一卷书,面前点着两盏油灯,旁边的双层窗户和炭盆隔绝了来自北方的寒冷。但那院子中的寒风吹动光秃秃的树枝,飒飒的在耳旁低吟浅唱着。

紧了紧领口,张籍起身用一个拨火棍挑了两下炭盆,通红的木炭顿时散发出阵阵热浪。

重新坐回案前张籍将目光收回,又把手中看了一半的时文册子搁下,揉了揉眼睛,心想这一遭自己该如何选题呢。是的,张籍也在准备着为情缘文集投稿,不在腊八文会上出风头,并不代表张籍不在清渊文集上发表文章,这可是复刊第一期,自己得好好的找一篇有深度、有文采的重量级文章为其添彩。

而且这清渊文集对自己来说,是一个绝佳的扬名机会,随着文集的扩散和传播,若是文章写得好了,自己的名声将不仅仅局限于山东一地。

这也是一个绝好的锻炼机会。著书立言是张籍的一个目标,但是它并非一蹴而就,仅仅凭着自己乡试解元的名头,想要卖到洛阳纸贵,那就太想当然了,就算加上后世的经验的过目不忘的天赋,张籍的性格也决定了他不似那名满天下的风流才子唐寅。

眼下张籍的文章还没想好,这又要内容、又要文笔、还要以腊八佳节为题,写好的确困难。

“籍哥哥,喝茶。”张籍复又翻开书本寻找灵感,杜十娘端着一杯茶推门而入。“还没写完呢,这可不似哥哥的行文作风呀,到底是出的什么题,不如让小妹参详参详。”

“哦?”张籍接过茶杯笑道:“腊八文会上山长命我等以腊八为题做一篇文章,将来是会收录到清渊文集的,十娘可有好的点子?”

张籍本来没有打算从杜十娘这里得到什么建议的,不曾想少女坐在了书案对面开口道:“哥哥,我曾翻看过江南几处书院的文集,小妹觉得写这等文章也是有诀窍的。”

“那说来听听。”张籍见杜十娘说的认真,放下书本看着少女道。

“书院文集刊行后,不少篇目会收录到官刻本里。哥哥也知道官刻本里要载录的文章,一是要写得中正平和,不能故弄玄虚,二是要颂圣德,歌太平,三是诗文则要应制……”杜十娘的语声清脆,听起来甚是舒服。

听罢少女的话,张籍顿时也被点醒了,这文集要想流传的广还要政治正确,附和士林潮流啊,这要做成一篇精彩的官样文章,岂不是更难了?

虽然明白了杜十娘的话,张籍却更为发愁了:“难道要我把文章写成章本似的台阁体么?”

“台阁体有什么不好么?籍哥哥将来是要代天子牧民的,作这圆融、粉饰太平的文章也是理所当然的,倒是其余闲情所作,私下传抄还行,却上不了台面。”杜十娘说完,却见张籍极为惊奇的看着她,不由得嗔道,“哥哥为何这般看小妹……”

“原来我家中还藏了个女中诸葛!十娘,你这些都是哪儿学来的?”一个不出闺阁的少女能有这般见识,张籍颇为惊讶的笑道。

“这些不都是籍哥哥的那本《治心经》上写的嘛……”杜十娘被张籍赞得有些不好意思,垂首避开张籍的眼睛说道。

好一个聪慧的少女!自己身在局中,反而不如局外的杜十娘看得清楚,这官样文章的确是读书人要学作的第一等文章。就算是后世,围绕在中央核心的文秘班子也堪称中华幕后最顶级的写手团。他们的文章虽没有散文的优美、也没有议论文的言之凿凿,但是出自他们笔下的一字一词被无数人钻研琢磨,那形成的法令和纲要,治理着这十几亿的泱泱国民。

在大明,朝廷发布的辞命同样可列为第一等,毕竟文章之施于朝廷,布之天下者,莫此为重。又如《尚书》里的诰、誓、命等,同样都是第一等的文章。

不过眼下问题是,写这些官场文学虽是主旋律,但难免假大空太多,那些颂圣德,歌太平的文章已被人写烂了,极不应景。若想在官场文中写出新意来,难啊。

清渊文集上作一篇官样文章自是不行,但杜十娘的话给张籍带来了另一思路。官样文不行,可以写适用于读书人的文章啊,如韩愈的《师说》、《马说》,王安石的《伤仲永》等,虽然不应腊八佳节的主题,但是这样正能量满满、三观正确的文章绝对可以入选并流传下去。

扬名,这个才是张籍的主要目的,而且对于自己这个少年解元郎来说,写一篇劝学砺学的文章,实在是再贴切不过。

对于现在身份地位的张籍而言,赚钱倒是放在第二位的事情了。

说起劝学砺学的文章,张籍当先想起的是出自清人彭端淑《白鹤堂文稿》中的一篇在后世流传极广的文章——《为学一首示子侄》。

这篇文章又称《为学》,被选入初中语文课本中,张籍上学时曾经读过,其文虽短小不过三百余字,但其道理精妙,堪称以小见大,实乃不可多得之佳作。

主意已定,思路亦有,张籍当下提笔而书,不多时,一诗一文跃然纸上。

诗是腊八应制诗,文便是略作修改的《为学一首示子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