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一百七十六章 等待


秋风扫落叶,落叶逐秋风。考舍外不知从何处飘来的落叶,正在地上打着旋儿。狭窄的考舍内,张籍手持毛笔伏案书写。

一般而言,乡试中的策论并不要求士子们有多少精深的见解,毕竟生员们往日里都是苦读经书,没有经手过实务。但是如果能够写出来,并能做到言之有物,这自然就可以在众多考生中脱颖而出。

心中有思路,写起来自然顺畅无比,一行行峻拔的小楷在张籍笔下出现。

“……倭犯中华,洪武二年即有之,时倭国大乱,诸侯相攻,流民亡卒,无所衣食。遂群聚以掠上国,两浙朝鲜无岁不被其毒……”

“……夫倭奴所须,皆产自我泱泱中华,如室必布席,杭之长安织也;妇女须脂粉,扇漆诸工须金银箔,悉武林造也;他如饶之瓷器,湖之丝绵,漳之纱绢,松之棉布,尤为彼国所重……”

张籍写的这篇《倭寇论》博取后世文献中百家之长,从倭寇的出现的原因,到倭寇的劫掠方式,到如何应对倭寇都有精彩的评述。当然张籍写的时候避过了对明朝廷禁海政策和官府不作为的批评,能写什么,不能写什么他的心中自然有一道分界线。

第一篇写完即是第二道题,张籍拟文章标题为《漕运论》,漕运乃是大明维系北方,控制南方重要交通要道,这是稍有研究的人都能知道的,但是张籍的落笔处并不在于此,他的着眼点在于论述漕运调理南北的作用和两条加强监管的小小建议,总的来说算是中正平和。其中漕运的弊端并没有过多去写,因为漕运是国家命脉,关系沿河数百万人的生计,牵一发而动全身,时机未到,张籍不敢轻谈。

在众人看来最易被忽视的乡试第三场,张籍做的格外认真,两篇策论,增删修改之下写了一天,成稿之后,张籍通读一遍后感觉没有白费功夫。

乡试第三场第二天张籍做《上通下达论》、《河工论》两篇,这天答题,精神头甚好,张籍不知不觉便沉浸其中,物我两忘,只见笔走龙蛇,汇成锦绣文章。全身心投入,心很平静,这感觉真好。

乡试第三场第三天张籍做《休养生息论》并誊录五篇。这五篇文章虽然要求为三百字左右,但是张籍所写文章皆在四五百字,在其他考生绞尽脑汁凑字数的时候,张籍已是文思泉涌,笔下犹有千言。

张籍第三场交卷出场的时候已是九月初四下午,受卷官收卷时还颇为奇怪,因为前两场张籍都是第一个交卷的,题量大时做的快,题量小时却完成的慢,受卷官下意识的扫了一眼张籍的卷子,见到上面篇幅长度犹如四书文一般,不由得好好的打量了张籍一番——文章内容对错先不提,这不过十四五岁的少年秀才,哪来的这么多阅历写出这么长的策论文。

出了考场,穿过济南贡院的三大牌坊,张籍站在台阶上即看到了不远处还在等候的王讲郎。回头再看牌坊上以方正厚重颜体所书的贡院两字,张籍心中思绪难平。

自万历九年志学以来,历经寒暑春秋,时已一载有余,其中初到贵地的彷徨,苦读求学的艰辛、清冷难熬的寂寞,种种不适之处自不必说。

至此考试结束,榜单未出,正似身处大帐中的将军排兵布阵发号施令后,等待结果的时候,胜败未卜,心中忐忑。

持卷一春秋,意欲登桂榜;

遥问蟾宫子,题名到何乡。

……

九月初四考完之后,张籍和王讲郎等人回到城南的福运客栈休息,九天六夜的乡试是一个智力、体力、身体素质的综合博弈,极其的摧残人的身心,更何况张籍在第一场时还得了大病,三场考完之后,张籍在客栈中休息了两天才算是恢复过来。

原本的乡试的成绩按规定是要在八月底之前出来的,具体哪一天要看具体情况,还要参照良辰吉日。但今年的乡试开始时间定的比较晚,预估着会在五天后九月初九重阳节前发榜。

清渊书院众人没有立时返乡,都在济南城等待考试成绩出来。等待成绩的这些天时间,京城中的青楼、茶铺、酒楼生意极好,到处都是成群结队的士子。

头两天张籍都在休息,并没有参加这些活动,况且他年纪还小,去酒楼、青楼都没什么意思。

其他的同窗就不一样了,不少人都是第一次到济南,美食、美景、美人都是要见得。方清之、方毕和郑茂三人这几天一直在城中到处闲逛,游山玩水、参加文会,很是认识了一些朋友。

还有一些家境殷实的士子在这段时间放浪形骸、诗酒风流。乡试已毕,众人合该有个放松的机会,对于这些情况王讲郎是不管的。

九月初七,昨晚北风转了南风,今天阳光明媚,暖和了许多,张籍现在身体已经痊愈,打算前去益安堂一趟,向金郎中道谢。

前去拜谢,总不好空手。出了客栈,张籍在街边点心铺子要了点老济南的开口笑、蜜三刀、桃酥、羊角酥和虾酥,一共五样,捆做两包拎在手中。这次在济南街面上行走便没有了初来乍到时的生疏,也没有了忙于考试的心思,而是颇为惬意的看着街道两边的景色,心中还油然而生一种心情——无病一身轻,健康真好。

不多时,便来到了益安堂。今天早上的医馆和以往一样平静,张籍到时,依旧是金郎中读书,孙女小翠洒扫,孙子阿昌背书。

“阿昌,书背的如何了?”张籍一踏入益安堂的大门,就笑着喊道。

“张大哥来了……”阿昌听到张籍的说话声,抬头一看,初时颇为惊喜,一听到张籍提到背书就蔫了。那日让阿昌去给王讲郎报信,耽误了他背书,挨了金郎中的训斥。

“看我带什么来了。”张籍说着就走到药柜前,把手中的点心放到阿昌旁边。

“是蜜三刀!”阿昌凑过来闻了闻喜道,看来是个馋嘴的小子,仅凭气味就能猜出来。

“来就来,还带什么东西。”金郎中并未阻止孙子,也笑着道,这次他并未推辞张籍带来的东西,毕竟他也是生意人,这些人情礼往他是知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