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六百九十七章 转机(1 / 2)


深夜,报社镇中,真理报占地将近百亩的大院中,灯火通明。

自前任总编汤玄策跟着张昭去江南,真理报社由副总编赵统接管,上上下下的风气为之一肃。

赵统出身自新军营。他经过在辽东分社的历练,能力得到充分的锻炼。行事风格非常强硬。

此次回京后,铁腕整肃真理报社的纪律,揪出一批损公肥私的蛀虫,直接由宛平县衙判流放。

他强调真理报社并非“兼收并蓄”的风格,那是京师大学!真理报要充分的为百姓发声,敢于坚持办报思路。

当然,真理报社的编辑对此理解是:坚定的跟着张大帅的旗帜走,真理报上不许有反对的声音。

一改之前总编汤玄策的思路。之前,汤玄策总体上是将真理报当做生意,有活儿就可以接。包括骂张昭的文章!

没有所谓的对错,只有张昭的用人思路。

当他还弱小时,真理报社需要“泯然众人”,摆出一副“混”、“赚钱”的姿态。

而此时,张昭和某些利益集团的“战斗”越发的激烈,他的力量也足以保住一家报社。真理报就必须要坚定立场,充分发挥其大报的功能。

“赵总编,样稿请你签字!”

夜色里,负责明日报纸发行的责编将编辑部定下来的样稿送到赵统的办公室里。

赵统时年十九岁,穿着新式长衫,将正在吃的汤圆放在书桌上,接过样稿,“等我一会儿。”

他这个年纪,要是搁在后世称为一个大报的总编,恐怕要惊世骇俗。但在大明而言,其实震撼没有那么大。

大明朝的男子只要束发就算成年,可以结婚生子。而这个束发的年纪通常是十四五岁。

所谓新式长衫,就是军装便服款。

新军营的灰色军装,腰间系皮带,头戴铁质大帽,手持火铳。这个造型正在大明非常风靡。

说来听扯淡的。风行的理由是新军营的士卒待遇都比较高。且是百战精锐,退役后福利也好。这就导致新军营士卒自然而然的受到世人的尊重。

当然,和秀才相公比不了。儒学是真正的根植于文化基因、血脉中。当年北宋劝学诗中一句“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流传千古啊!

后续改革的新军,待遇也高于大明种地的百姓。单单凭一条,从军免除全家的徭役,这就足以激发百姓们的羡慕。

所以,这灰色军装非常流行。但军装不是谁都能搞到的。便有京师商家仿照军装推出各种颜色的便服款售卖。

上衣、下裤的样式其实有悖于大明的传统服饰,但却风靡起来。

张昭对大明的改变正在潜移默化中。

“好的。”

赵统看得非常认真,二十分钟之后,从口袋里拿出铅笔,在样报上刷刷签名,“给。”

那编辑接过,临行前,忍不住问道:“赵总编,报社会没事吧?”

报业的编辑常常是处在消息、舆论的中心,就像是春江水暖鸭先知一般,他感觉京中的氛围不对劲。

这不是之前那种骂骂的毛毛雨,而是一种大厦将倾的感觉。

张伯爷的“嫡系”都倒戈啊!

而真理报社是张伯爷的私产。一旦张伯爷倒下,报社则必然完蛋。他岂能不担忧?事关他的饭碗和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