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三百一十六章 一半一半(2 / 2)


首先,他最为不甘心的还是国子监改革的倡议没能实施。他心中有着强烈的不甘情绪,但是弘治皇帝把话说到那份上,国子监这一块,他真不宜在今天再提。

甚至,这段时间,他都要在这个问题上消停一段时间。

不过,他把他的那份“特权”给保下来。在国子监混个毕业文凭,顺利参加会试,他是认真的。

其次,真理报多出一个竞争对手,或者多过竞争对手,并不能损害真理报在舆论场中的地位。

他只是失去了独家官方报纸的地位而已。办报这种事,真以为徐光祚那个战五渣是他的对手?

今天的收获与挫折,一半一半。

国子监改革暂时而言算是失败了。他不宜再去刺激弘治皇帝敏感的神经。

事实证明,明君他也是一个皇帝。对手握兵权的大将的动向,还是非常敏感的。

而收获,自然不是表面上的一万盐引(四万两白银)。而是他仅仅只是表示愿意在真理报上退让,弘治皇帝就决定“原谅”他。这说明什么?

弘治皇帝对兵权放在他手中,还是信任的。今天要是以“帮十二团营训练火器部队”才能平息弘治皇帝的怒火,那问题就大了。搞不好就性命不保。

这是他目前这个局势下,他最大的底气。

换言之,他推动废除卫所改革,主动得罪一大批武勋、权贵,还是卓有成效的。

“陈宽陈大佬搞不好就在我得罪的名单中。他今天的表情不大对头。”

张昭心里腹诽一句,并不去怀疑萧敬的人品,而是怀疑陈宽侵吞了京中卫所的土地。拿出怀里的盐引,看着上面印刷的字样。这四万两银子,他打算拿来。

真理报面临竞争,他需要往里面输血。而且,住宅那边,他得准备好设计图纸,破土动工,好给弘治皇帝一个大致的交代。

带着复杂的心情,张昭走出皇城。





张昭在西苑中面圣的情况,很快就传遍京城内外。

内阁中的刘健、李东阳、谢迁三人都没有去谈论这个话题。但是刘阁老傍晚回府后,脸上带着笑,连带着他的孙儿,一个熊孩子摔碎了他喜欢一只成化年间的笔筒都没生气。

四月底的真理报上,关于阻拦国子监改革的文章变多。张昭给主编汤玄策所划分的各种改革点,一退再退。

同时,定国公府的报纸开始在京中发行。同样是三天一期,版面,发售时间、渠道基本和张昭的真理报类似。

定国公府的《论道报》走的是寿龄侯府白酒销售的渠道以及其他勋贵名下的酒楼、店铺产业。同样是聘请报童在街头送报、卖报。同样是招募文士做编辑,记者。

论道报开售,最直接的体现是,京中落魄文人的价钱上涨。其次是京中印刷行业的产业工人不够。许多小的印刷坊叫苦不迭。谁给印刷工人的工资能高得过两家报纸?

面圣的第二天,张昭到城东的试行改革卫所司见王承裕。他昨天下午派人和王承裕预约过。聊一聊关于京中卫所废除的进度。

王承裕在临时衙门:试行改革卫所后面的偏厅中见张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