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796章 只是巧合罢了(2 / 2)

王观轻轻点头,知道古先生说得一点也没错。清代的宫廷画师,确实有这样的“兼职”,所以清三代精品瓷器的价格才会那么昂贵。究其原因,名工名画也是其中一部分因素。

眼下这个永乐青花大盘也差不多,描绘青花图纹的人,肯定是个功力深厚的高手。在巨大的盘面之中,青花纹饰勾勒细致,尤其是盘心中的荔枝,以及绶带鸟,不仅枝叶十分清晰,鸟身羽翼丝毛更是精致入微。

东西体型硕大,绘饰却自然细腻,青花色泽浓艳,纹饰晕散,有水墨画效果。造型工整精致,风格敦厚古朴,线条圆润柔和,体态秀美俊丽,不愧为中国青花瓷的作巅峰代表作。

这话是出自古先生之口,显然经过一番鉴定之后,他觉得大盘是真品。属于举世罕见的国宝级珍品,很值得拥有。

对此,王观也不好做什么评判,毕竟换成是他,如果按照真正的实力来鉴定,估计也会得出同样的结论,并且用书面语作以下陈述。

永乐青花荔枝绶鸟大盘,胎质白腻,青花发色浓艳……一切工艺均符合时代特征,经鉴定为明永乐年间精品青花瓷,因体型硕大,举世无双,估价为XXXXXXXX元。

如果上了大拍会,或者不仅是八个X,还有可能是九个X。

当然,世事没有那么多如果,在方明升和古先生观看大盘的时候,王观也利用异能悄悄地给大盘做了个详细扫描,证实了东西确实是赝品。另外就是在大盘弧壁一簇青花纹饰之中,也有一个不怎么起眼,却十分清晰的暗记。

见些情形,王观完全可以肯定,东西真的是朱大先生的作品。或者之所以这么轻易的被海头堵截查获了,就是朱大先生故意漏下来的。

其中的目的,就像是王观猜测一样,纯粹是为了较劲。你不是在西北缴了我一个大盘吗,那我就干脆再送一个过来。绝对是送,而不是卖。

毕竟东西拍卖之后得到的钱,那可是要上交国库的。

换句话说,如果不是王观偶然在冯辉那里听到消息,匆匆忙忙赶过来了,或者东西如期拍卖,不知道坑了谁。然而不管坑了谁,反正东西拍卖之后,肯定会引起业界轰动,那时就算王观等人知道这事也已经太晚了。

当然,就算知道有人被坑了,只要这人不是自己,王观多半不会很在意,但是钱老他们肯定会闷闷不乐。这是观念的不同,在王观的心里,多少还有几分唯己主义的心理,不像钱老等人那样顾全大局,具有主人公的精神。

古往今来,总有那么一小撮人,视天下为己任,觉得能力越大,那么不用别人提醒,他就自觉的承担起一些责任。比如说二十多年前针对朱大先生的严打行动,又比如说现在发觉朱大先生死灰复燃,又急忙追查线索……

或许朱大先生也明白钱老等人的心理,所以才会制定这个损人不利己的圈套。哪怕不能给钱老等人造成任何实际上的伤害,却可以给他们心头添堵。

不过,那是王观事后分析出来的结果,此时此刻他却是很犹豫不决,到底要不要揭穿这个永乐青花大盘的底细呢?

也难怪王观有所顾忌,如果旁边没其他人就算了,可是古先生才说东西是真品,他却开口说是赝品,那岂不是当面打人脸?然而沉默不语,眼睁睁地看着东西被当成真品拍卖,他又有几分不忍心。

要知道这是赝品,却被当成真品拍卖,那就是几千万的巨款。在中国这个地方,再财大气粗的人,估计也没人能够无视几千万吧?

或许有这样的人,但是绝对不是王观,而王观又喜欢以己推人,想到要是自己损失了几千万,恐怕连撞豆腐自杀的心思都有了,估计别人也差不多。

想到这里,王观最终还是开口了,不过却没有直来直去,而是比较委婉问道:“古先生,你听说过朱大先生吗?”

王观决定了,如果古先生知道朱大先生,那么就解释讲述下去。如果他根本不清楚朱大先生的底细,那就当自己什么也没问过。

“朱大先生……”

此时,古先生目光一闪,眉头不自觉微微皱了起来。这样的表情,也让王观摸不清楚,他到底是知道,还是什么也不知道。

“等等。”

然而,王观却算漏了一人,就在这时方明升脸色一变,声音也低了几分:“王观,你说这东西是朱大先生的……赝品?”

“方老板知道朱大先生?”王观有几分意外。

“我怎么可能不知道……”方明升表情有些阴沉,那是一种悔恨交加的神色。很有可能,他也曾经被坑过。

当然,毕竟不是什么光彩的事情,方明升肯定不愿意多提,只是慎重问道:“王观,你能够确定吗,这东西真是那人的赝品?”

“我敢这样说,多少也有几分把握。”王观微笑道:“既然方老板知道朱大先生,那么应该清楚他的独门暗记,你看这里……”

说话之间,王观摸出一块高倍放大镜示意起来,方明升凑近一看,立即吃了一惊,然后十分激愤道:“没错,真是赝品!”

“方老板,不要急着下结论,说不定只是巧合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