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43章(1 / 2)





  “慕容氏自不必提,皇长子也好,皇长女也好,只怕到了荣贵妃手里,都得不了好去。敏妃温顺胆小,荣贵妃自来心狠手辣,即便放过了皇子皇女,也不会放过敏妃。陈氏如今已出了未来的太子侧妃……这世上,最可怕的是人心善变,陈氏若再有些权势,即便太子妃之位,也可搏一搏的。”

  “谢氏乃太子的母家,又有谢贵妃的一条人命在,无论如何都要被要雪藏了,若一朝得势,即便是太子愿意放过朕与那孩子,谢氏都不见得愿意给朕一条路走。还有那些武将,朕从王府带出来的,哪个都是资历不够。算来算去,也只有你。高氏一族历经三代,你年纪轻轻军功累累,且为人正派,朕信得过你。”

  高钺能从泰宁帝平波无起伏的话语中,听出许多恐惧以及失望来,可几次张嘴却不知道如何开口安慰。许久许久,高钺沉了一口气:“陛下放心,不管怎样,末将都不会让这帝京乱起来,誓死保护陛下与……敏妃腹中孩儿!”

  泰宁帝轻笑了笑,似乎一次说了太多的话,眉宇间已有些疲惫,脸上也露出了倦色。他背着手站在凉亭边缘的位置,一阵秋风吹风,树随风动,将泰宁帝一丝不苟的发髻,吹得有些散乱了。

  “子烈,你也来看看。”泰宁帝声音之中,有种难喻的萧瑟落寞。

  高钺上前几步,站在了泰宁帝身后半步,望向一排排的树丛:“看什么?”

  泰宁帝站在原地许久许久,久到高钺以为他不会回答了,却听到极轻的喟叹:“起风了,也不知是那树在动,还是风在动……”

  第69章 第三章:千金纵买相如赋(20)

  八月上旬,甘凉城的百姓已把庄家抢收入库,一村一堡的加固了防卫与巡防,每一村堡加派入驻兵两百人,要塞上加驻了千人,不管是村堡还是要塞,兵丁的粮草均是军中自给自足。未到八月底,柔然已有马队入边抢劫秋粮,但因所有村落都提前收了粮食,又有了万全的防备,兵丁与庄户以及有坞堡作为防御,对付这些流匪,绰绰有余。

  甘凉城本为了守卫燕平而建,选择了进入燕北腹地的最关键的要塞处,剩下还有三处能进入燕北的关卡,不曾选择建城,自然是易守难攻之地。甘凉城几百年来位处边界,为保身家性命,各村的坞堡建造的犹若城池般坚固,即便有重兵来攻,一时半会也很难攻克,只要有了这个间隙,烽火一起,援兵很快就会赶来。

  若柔然当真想要攻打大雍,必先过甘凉城这一关。谢放自小在燕北长大,十年领军对敌经验丰富,早料定了这一战,自然让打算掠夺过冬的柔然部落踢了个大铁板,眼看冬日将近,掠夺不成又无计可施之下,柔软只有选择重兵攻打甘凉城。

  九月的漠北,白日里已有凉意,子夜时分更是有种说不出的冷意。整座甘凉城灯火通明,几日的守城,众人都有些精疲力尽。自前日傍晚打退了柔然进攻,已有近十二个时辰的平静,大家虽有换班休息,但为怕夜晚袭城,这一夜所有人都打起精神来了。

  黑暗中,谢放站在城墙上,望向远处城外漆黑一片的营地:“怕吗?”

  明熙把玩着□□,并未抬眸:“怕什么?”

  谢放侧目望向明熙,将一个水囊扔了过去:“□□手都要守在城墙上,你就一点都不害怕?”

  明熙伸手接住水囊,喝了一大口,抱怨道:“漠北什么都好,就是气候太干燥了,虽然帝京也隶属北地,可和漠北一比,当真是暖风细雨醉人心呢。”

  谢放大笑了一声:“读过书的人就是不一样,不过是抱怨抱怨天气,还这般文绉绉的。你若想回帝京,大可直说,本将军又不是不近人情的人,还会阻你不成。”

  明熙将水囊挂在腰间,未抬头擦拭着□□:“这城墙,总得有人守着,不是我也是别人。那些人都不害怕,将军为何独独觉得我想回帝京去?如今我好歹也是个百夫长,那些人可都看着我。大战将至,将军如此蛊惑人心,若我做了统帅,定然第一个把将军拖出去,重重打个几十大板,以儆效尤。”

  谢放道:“本将军不过说了你一句,你这就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要把军法用在本将军的身上了。”

  明熙捏了捏眉心:“也不知这一场仗,要打到什么时候,重阳节是过不上了。”

  谢放侧了侧眼眸,轻声道:“放心好了,最多再守月余,若再攻不下,柔然必然会来议和。”

  明熙打个哈欠:“那就好,再这样下去,怪熬人的。白天总还好,大半夜的不让睡觉,实在太难受了。”

  谢放听到这般的抱怨,紧蹙的眉头却松开了:“本将军说月余,你就相信,难道你没什么疑问吗?”

  明熙闭目靠在一侧城墙上:“大将军神机妙算,前番肃清奸细的手段,我已见识过了。且七月底大将军已说将有大战,连日期都说得不差,能预料出结局,可是一点都不奇怪!”

  谢放看着明熙,眼底溢出一抹笑意来,娓娓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柔然是抢粮不成这才想拿下甘凉城。柔然行军历来以战养战,所带粮草必然不多,可这般的打法,在我甘凉城与附近是行不通的。漠北冷的早,即便柔然兵勇不需粮食棉衣过冬,但老弱妇孺也挨不住漠北的苦寒,需要棉衣与粮食。”谢放长叹道,“若大军将柔然仅剩的粮食都吃完了,柔然剩下的那些老弱妇孺又当如何?”

  明熙闭着眼,揉了揉胳膊:“可不是冷的早吗?九月的帝京,穿上两层衣衫总也够了,但这里却已经有了寒意。柔然更是靠北,只怕比咱们冷的还早,老弱妇孺没有粮食与棉衣,如何熬得过去这样的寒冬。”

  谢放凝视着明熙,许久许久,轻声道:“非我族类其心必异,那些老弱妇孺养壮实了,将来还不是要来侵犯我大雍?”

  明熙叹了口气:“也是,可一想到那些人要冻死饿死在帐篷里,心里也不舒服。古人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但只要还有一日的大雍与柔然之分,只怕都很难做道这一点吧。”

  谢放缓缓侧目,望向远处的军营:“虽说这世道是弱肉强食,柔然也狼子野心,但古人何尝说得不对呢?……可这些都不是咱们要想的,本将军只知道守在甘凉城一日,必然不会让柔然踏进大雍一步。你且耐下心来,再等上些时日,柔然必然要来求和借粮……”

  “即便求和借粮,将军也不好做吧。”明熙缓缓睁开眼眸,望向谢放,“此番大战,咱们又不是没有伤亡。我们□□队守在城墙上的弟兄也死了好些,更何况那些有心护着□□队的兵勇……柔然若是一开始就来借粮,也比现在强些。”

  谢放忍不住再次看向明熙,目光下不知遮掩了什么,许久许久,轻声道:“探子虽是将甘凉城有粮的事传了出去,但柔然却不知道,甘凉城到底有多少粮食。整座大雍都大旱,甘凉城处在此处,柔然肯定以为甘凉城的旱情也不轻,试问谁会把救命的粮食借出去?再者依照柔然的习性,也不会先礼后兵,必然是要来抢的。”

  明熙骤然抬眸,望向谢放:“既然大将军早知此事,大可避免此战,为何不先找使者……毕竟……你本来就算借粮给柔然不是吗?”

  谢放冷声道:“找使者去柔然作甚?告诉柔然人我甘凉城有粮食,可以借给他们吗?若你是柔然人会不会相信,一个整日里与你厮杀不休的人,主动的给你粮食过冬?不说柔然人的心思会有多叵测,再者我们主动借粮,那要借出去多少才够呢?”

  明熙愣了愣,开口道:“是啊,借多了他们以为咱们还有更多,借少了只怕还会落下个怨恨……”

  谢放有些冷漠的望向远处的营地,缓缓开口道:“这一仗不管如何,都要打的。既然有了这一场饥荒,咱们又有了万全的准备,让他们来攻就是了,如此虽不能让柔然元气大伤,但必然能消耗一部分战力!”

  “借粮是要借的,但打服了,借多借少却是咱们说的算,不饿死那些人就好了,莫不是还要养肥他们,以待来年吗?这一场饥荒,再来一波不算大不算小的征战,柔然必然也能平静个两三年。”

  第70章 第三章:千金纵买相如赋(21)

  明熙轻叹:“咱们也有不少死伤……如今我都不敢想那些兵勇的家眷,来时还是好好的一个人,一场仗打完了,只剩下了一具冰冷的尸身。以己度人,若换成我自己的至亲……我也会很难过很难过的。”

  谢放看向明熙,轻声道:“打仗哪有不死人的?用极少的伤亡,换三年太平清明,怎么不划算?甘凉城的安宁繁荣,以及这里的一切,都是那些前仆后继的热血守卫的!如何也不能亏待了这番牺牲,本将军治军十年,从不曾抛弃一个战死英魂的家眷,只要有漠北军一日,必不会辜负那些死去的人!”

  这番话,让明熙心中涌动着说不出的感动与豪情,似乎连逐渐冷却的血液都热了起来,那是一种难以言表却从未有过的凌云壮志,有些陌生但又是如此的鼓舞人心。明熙的目光缓缓划过城墙上的人,可当对上那有些麻木的目光,以及还有写稚嫩的脸庞时。那些热血却逐渐的冷却了下来,似乎连心中刚涌起的热气都化作了冰冷。

  许久许久,明熙开口道:“今时今日,躺在城墙根的尸身,若换成大将军的家人与至亲,大将军还能这么说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