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在炫富综艺当对照组第74节(1 / 2)





  原本客户想要给沈薇一个下马威,让她能够让出更多的利润,没想到沈薇提出了这个疑问,这位采购经理一下心头也起了疑惑。

  “我销售的,不懂你说的,我会跟工厂确认。”在秋冬之交,崔总被沈薇的话,问得汗都出来了。只能推说自己不专业。

  吴总走出来:“当时事情非常紧急,所以我们从全球的仓库里调用了这个产品,之前logo是未收购前的品牌,为了避免误解所以把logo磨平重新焊了字上去。”

  吴总的描补正中沈薇下怀,他踱步走在吴总面前,问:“哪个品牌?”

  “bd的产品线。”

  吴总这么一说,崔总脸都绿了,沈薇看向这位华东区的销售总监:“老兄,告诉你们吴总,bd的产品能承受这么高的压力吗?bd产品的脖子有这么短吗?你们老总产品都会认错?”

  沈薇笑看客户的采购经理:“李经理啊!那一次我们是不计成本打算给你们赶,说实话,星诺没那么灵活,能给的都是中规中矩的笨办法。没帮上忙,真的对不住。”

  采购经理干笑一声:“小沈总哪里话来?星诺的产品有口皆碑,以后咱们公司的价格,你还要多放点优惠才行。”

  “只要不亏本,薄利多销我们也是愿意的,反正我们莫总一直说跟你们十几年的老朋友了,能给的优惠一定会给。实在降不下来,那也没办法。”

  中午吃饭,沈薇跟hf的这位生产转销售的宗启明一起坐,沈薇端起茶水:“敬一杯前辈!”

  “小沈总客气。”宗启明跟沈薇碰杯,大家都是明白人,话也不说破,“ce这样激进,其实你们受到的冲击还好,我们确实损失很大。丢了很多项目,跟老板解释,老板明白又怎么样?外企,只看数字,业绩不好,老板也是要卷铺盖滚蛋的。华尔街那帮子人都是一个老师教出来的,以业绩为导向,一年出不了成绩就换人。”

  “这是我读研的时候一个课题,全球最大的航空设备制造商,从那家著名的公司请了一帮子职业经理人过去,把设计中心搬到总部,技术人员流失……”

  短期效益和长期效益的平衡真的非常难,按理说企业家,要是父子传承儿女会有问题,毕竟儿女不可能保持持续优秀,以为请职业经理人就可以避免了,然而事实上,利益的不同,有时候职业经理人会和公司的发展站在对立面,当他们所有的目标都是为了高额的奖励而走,就会忽视长期发展,最后大象都会轰然倒地。

  ce之前所属的ty集团就是如此,从五百强八十多位,一路往下,一个一个事业部出售,如今只剩下小小的一块了,哪里还有当年的风采?

  沈薇很喜欢宗启明这样非常务实的人,未来企业发展壮大,老莫是跟着沈德明从泥腿子干起的,到时候不知道能不能跟得上公司的发展?现在想这个还太早,沈薇暗笑自己。

  她跟宗启明互加微信,反正留着联系方式,真的有那么一天,到时候再想办法。

  下午正式开供货商大会,客户大棒和胡萝卜一起来,先发了个奖杯,后又说明年异常艰难,需要各家供货商给予支持,明明白白要求降价。

  中间还让ce的吴总来分享了如何通过精益改进,减少不必要的浪费,缩短交期与成本,让利于客户的经验。

  本来自信满满,一大堆数据,五颜六色的图表,显得特别专业,特别高大上的吴总,经历了上午的风波,此刻底气不足,在分享经验的时候,时不时目光落到沈薇身上。

  沈薇挑唇讽刺地笑,ce的价格体系里,一万块出厂价的东西,工厂通过内部销售,把产品卖给销售公司,销售公司卖给代理商,代理商再卖给客户,这几个主要的环节没有改变,靠着减少那么一点点的人工,节约一点点的原材料来降价。那不是瞎扯淡?

  拿了个沉甸甸,然而并没有什么卵用的水晶奖杯,沈薇回到公司,把这玩意儿放到展示厅里。

  半个月没有收到律师函,沈薇以为吴总认怂,没想到人家酝酿大招,给她发律师函的同时,在网络上喊话,要向不正当竞争说不!

  沈薇表示欢迎,也发了自家在美国的诉讼,穆茵茵在她的微博下,转了九月份沈薇参加展会,怒怼ce全球副总裁的视频。

  沈薇还把对方律师函里,说沈薇夸大产品危害,对ce的产品造成商誉损失。这些话给标示出来,写了一句:【我夸大事实了吗?拭目以待。】

  第74章 魔法在哪里?

  沈薇让人把史密斯说的话全部翻译过来, 大美利坚的人带着偏见的时候,哪怕受教育程度高,说出的话也让人不可思议。

  就那一张清廉指数图, 推断星诺不正当竞争,这不是空口白牙,乱咬人吗?

  大家都是美国的商学院套路,柱状图饼图, 图来图去谁不会?沈薇拿出写论文的劲头, 给他来了一篇分析报告,还分了中英文两个版本。沈薇可不是拿着所谓的国际机构的对一个国家的调查数据,得出的结论。

  mt是上市公司又是大型企业,研究他们的机构多的是,数据比较容易获得, 而星诺未上市, 只是在行业内被人知晓,最多做行业分析的时候提一嘴, 数据有一些, 都是鸡零狗碎, 哪里像mt这样完整?这大概就是自己在暗,敌在明的好处。

  她的分析报告出来,不仅在微博,还在推特上发了,微博上粉丝多, 推特上就大学同学和上次展会认识的几个朋友, 还有李尧和他的两个老外朋友。不过认识李尧就够了。

  mt内部高管中最先看到这份报告的不是史密斯,而是杰夫,内斗是大型公司的通病, 尤其是这种并购扩张的跨国企业,有史密斯这样的嫡系,也有原来ce合并过来的前朝余孽,杰夫就是这个余孽,他看到李尧转发的这个分析报告,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他看出味道来了。

  被当成吉祥物留在高管层的杰夫当然不会硬刚mt的亲儿子史密斯,他迂回地说:“我仔细看了大中华区的报告,不得不说宁城工厂太优秀了,我的提议,开一个全球工厂的运营讨论会议,集合全球二十一家工厂的工厂经理,技术、生产和质量经理,去宁城参观学习,以提高其他工厂的管理能力。”

  这个提议获得了mt大头的赞赏,称赞杰夫在融合上做得很好,而且他需要向ce的人展示,通过推行mt的管理理念,一家本来非常糟糕的工厂,是可以焕发出强劲的动力,会议上当场拍板,十二月二十日在宁城工厂举行为期三天的全球工厂运营管理会议。

  在微博上,分析报告太长,大部分网民不会浪费时间去阅读。沈薇有热度,这个诉讼又是世界性的大公司,全球行业翘楚对国内这么一家公司发起的诉讼,引起了很多人的围观。

  有人借着穆茵茵的视频,ce的律师函和沈薇的分析报告,写了一篇文章。

  《告诉你,重工业细分市场的大牛公司有多牛?》

  “最近,从落魄千金走入人们视线的沈薇,再次成了大热门。我们来回顾一下星诺的发展历程,来跟大家细数一下,我国能跟国际品牌叫板的公司。

  大多数人第一次听见星诺,是看到它被人泼了红漆,马上要破产了。那么我们从它的破产危机说起……”

  这篇文章从大的经济趋势和星诺的战略成败说起,对沈德明进行了分析,懂得产品,不懂营销的一个十分耿直执拗的企业家。

  说到沈薇也是说时也运也,沈薇能拉着星诺走出沼泽多少有运气的成分。毕竟老沈总把星诺造得就剩一口气了。

  文章也说沈薇从接手星诺,非常执着,很多措施务实,不过这次跟国际大牌叫板,是不是有些莽撞?

  文章后面细数了不为人知的几家隐形冠军公司。

  沈薇转发文章:【要像其他几家公司学习,争取做到行业第一,而不是还在挨打的位置。】

  沈薇之前的粉丝大多是把她当成娱乐明星,这个时候涌入了很多关注工业品的网友。

  【加油,我们都站在你身后。】

  【跟洋鬼子硬刚到底。】

  【你一定能行的。】

  直到有人问一句:【薇姐,ce的设计真的风险很大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