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5章台词功底max(1 / 2)





  忐忑,是因为赵诚临时决定,把前世的朗诵内容换掉。

  但这是有根据的。

  赵诚认识中间坐着的老教授评委。

  这位老评委教的是表演理论学,在大二老生里,人称‘国学大佬’,因为他的教学方式和喜好,都偏向国学传统文化靠拢。

  反正能用华夏的例子向学生讲明白,就绝对不会举到国外的例子。

  而赵诚前世在初试里朗诵的,是法国作家雨果《巴黎圣母院》的片段,很有可能会在偏好国学文化的老教授这里丢分。

  所以,思前想后,赵诚在脑海里,翻出一篇很正能量的小说台词。

  叮叮叮!

  桌上的不锈钢传唤铃响起,提醒着赵诚,他该上场了。

  他行如松柏地往前迈了两步。

  “各位考官老师好,我叫赵诚,准考号是0723,身高1.81,来自晋东省水城,目前在水城第一中学就读高三。”

  赵诚声音洪亮,吐字清晰地念完了自我介绍。

  这过程包括体态和神情,都可以说是完全没有毛病。

  但三位考官也只是眨下眼睛,没什么特别的表情。

  从他们当艺考评委的第一年起,就听过了无数的自我介绍,表现大方的人不在少数。

  在初试里,除非考生的外貌条件极具特色,或是已在圈里成名、有个人作品的考生,才能引起他们的特别关注。

  赵诚的整体条件很好,但长得帅的考生在首电里数之不尽。

  而他们在打量赵诚的数秒内,赵诚已经酝酿好情绪。

  他的眼帘低垂,将视线移到地面,表情从得体转为黯然落魄,轻微地含胸驼背,然后把双手放在身后。

  赵诚整个人似乎突然散发出颓废的气息,陷入了忏悔的状态。

  左边的考官移了下椅子,双手交叉放在桌前。

  老教授用大拇指和食指捏住了自己的镜框,神情也认真起来。

  右边的考官则是停止了自己的转笔。

  考朗诵就是考学生的基本功。

  但很多考生,都墨守成规地把重点放在朗诵的过程中,殊不知评委也很注重考生朗诵前的神态。

  显然,准考号0723这种迅速进入状态的节奏,让他们看出一些表演的潜力。

  “每个人年轻的时候,都想离开自己的父母。”

  “不知不觉就走出很远,与他们相隔千山万水。”

  停顿、抑扬、拉长尾音。

  都是很普通的念法,但结合赵诚的表情却让人从心底产生一种很淡的遗憾感,紧紧把评委们的注意力抓住。

  “有一天,一回头会发现,无论多远,总有一根线连着你们。”

  “那时父母已经变老,腿脚不再利索。”

  “于是,你回到他们身边。”

  “但你变成大人,他们变成孩子。”

  “人都是这轨迹,离开再回来,分离再相聚,这就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