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风华绝代小后妈[年代]第93节(1 / 2)





  舒月心里涌起一股暖流,她穿书来到这个世界上,虽然亲爸妈都相当于无,但是总能遇到一些贵人相助,像方大嫂陈司令两口子一直都对他们一家很好。

  她也感觉到了,方大嫂真拿她当闺女似的呢。所以她有时候也感慨,虽然当了个“后妈”,平白养了两个孩子,但是好人有好报,老天给她的气运真不错。

  吃完饭,陈文卿两口子回了家,方大嫂回家收拾东西,程山洗碗收拾,舒月则睡了一觉。

  陈洪泽不肯回家,吃饱喝足,感觉也不困了,就跟三小只在客厅里玩。

  下午碰到隔壁的两个小孩,程白杨还给他们互相介绍了一下。安沁和陈洪泽是同岁,都比程白杨大一岁,所以几个孩子属于年龄相仿,也都能玩到一块去,很快就成了朋友。

  暑假还剩不到一个月,程山带着舒月去产检了一次,问过医生关于孩子的性别,不过医生不愿告诉他们。后来他们索性不问了,准备等着开奖。

  双胎有三种情况,一种是两个男孩,一种是两个女孩,还有一种是一男一女。但是一男一女的概率最小,只有百分之二十五的概率。

  关于未出生的两个小宝宝,家里五个人意见不同。

  程山猜是两个女孩,希望长得像舒月。舒月则希望是一个男孩一个女孩,凑成一个好字。

  程白杨则希望要弟弟。之前家里两个女生,他一个男生,如果这次一下子多两个弟弟,那他就彻底扳回了这局。

  舒兰是唯一的中立派,觉得男孩女孩都好,重点是她要当小姨了。

  程白鹭本来希望是女孩,得知是双胞胎后,觉得可以接受有一个弟弟,但是一定要有一个妹妹。尤其不希望是两个男孩,她可不想要两个像她哥那样的弟弟。她目前觉得隔壁的安淳小哥哥还不错,但是她哥实在是太讨厌了,不管做什么都莫名觉得讨厌。

  尤其是她哥好像把周思文当妹妹,压根没拿她这个亲妹妹当回事。反正在她的世界里,对于不重视她的人,她选择通通无视。

  这个暑假,程白杨、舒兰和陈洪泽都等着升高中,所以没有暑假作业。唯一因为作业发愁的就是程白鹭。

  舒兰像老师一样督导她写作业,“虽然你中考成绩无所谓,但是你也得好好学习,要是凭自己能力考上了,岂不是更好吗?”

  程白鹭提到学习就发愁,“是不是老天把学习细胞从我身上抽走了?为什么你们都学习那么好,而我却这么痛苦呢。”

  不过想起舒兰为了她跟校长做的那笔交易,她还是按照舒兰的话乖乖做作业。

  每天晚上抽出半小时时间,舒兰在一旁给她辅导,在开学前的一周也终于做完了。

  这个暑假,一家人还解锁了很多地图,除了清大附近,他们还去了□□、故宫、圆明园、颐和园、动物园等很多地方。

  陈洪泽经常跟着他们,程白杨感叹的问陈洪泽:“是不是后悔了没早点来?”

  陈洪泽撇撇嘴,“有点。原来这儿就是我老家,看来我老家挺好的嘛。”准确地讲,是他爷爷奶奶的老家,他从小既没在这出生,也没在这长大。

  程山舒月还带着他们顺路逛了一下自家四合院。之前一直没告诉他们,就是想有机会把他们带过去,直接让他们惊喜一把。

  走到四合院的时候,程白杨好奇的打量着问:“这是什么地方?怎么不收门票呢?是不是谁家?”

  舒月神秘的问他们:“你们看看这个房子怎么样?”

  四小只都是第一次见这种四周都有房子的院子,而且庭院里方砖墁地、青石为阶,屋前还有雕花廊檐。不可思议的是,竟然还有个后院!

  ……跟之前在大程村看见的农家院子,以及在枫明岛住过的院子相比,简直云泥之别。

  等他们逛了一圈回来,舒月清了清嗓子,告诉他们:“这是咱家房子!我们已经买下来了!”

  舒兰惊喜道:“太棒了吧!这房子一看就有丰厚的历史底蕴和浓郁的文化气息!像是文人雅客住的。”

  程白鹭嘿嘿一笑:“还是我姐有文化,我刚想了半天,就是这意思。”

  陈洪泽张大的嘴巴半天没合上,“这个四合院能住好多人吧?”

  程白杨突然问:“妈妈,这得多少钱啊?”

  舒月:“你猜呢?”不能露富,省得孩子不小心说出去。

  程山说:“你们可以各自挑一间,说不定过几年咱们就住这来了。”

  三小只转来转去个,各自在东西厢房选了一间,程白杨拍了拍陈洪泽的肩膀:“到时候,你睡我房间就行!”

  陈洪泽:“??……”

  舒月看向陈洪泽:“你也可以选一间,以后来做客的时候可以住下!”

  程洪泽:“!!!”

  听到舒月的话,他瞬间觉得理直气壮,挑挑眉对程白杨说:“我才不想跟你住一间!”对转向舒月:“还是舒阿姨好!那我以后就真来做客了!”

  回家以后,方大嫂听说了舒月买四合院的事情就来问她。

  舒月告诉方大嫂,以她的判断四合院是稀缺物品,以后会升值,而手里的钱则会越来越不值钱。她劝方大嫂也买上一套,以后养老或者留给孩子都不错。

  她准备促成这件事,以后升了值也算是报答方大嫂两口子的恩情了。

  方大嫂听完她的话以后,若有所思,似乎明白了些什么。

  老陈的工资一个月两百多,两个儿子根本不需要他们补贴,甚至逢年过年还寄钱回来。她手里攒的钱也不少,现在这年代还真是没地儿花,她最近正准备看看弄点票买台电视机。

  但是即便买了电视机,手里余钱也挺多的,用八千块钱换一套四合院,她觉得可以接受。正好他们老家在郊县,比较偏远,还是想着在城区能有个住处。

  于是,她立刻决定也跟着买一套,她相信舒月的眼光和判断,毕竟舒月脑子灵活。

  舒月给张英打了个电话,说还想要买两套这种四合院,让她帮忙看看。

  张英的女儿李小敏又参加了七八年的第一次高考,这次一举考中农业大学,全家人都很高兴。

  李小敏对舒月极其信任,偶尔给她打电话,找她补习功课。所以这次考上大学,张英也特别感谢舒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