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9章(1 / 2)





  他一皱眉,回道:“我为何要知道这个?”

  “历来剑庐祭典开场祭祀剑舞都是由主持剑域之战的弟子负责,一人擂鼓,一人舞剑,我便是与你商议此事的。”

  月泽真君心境澄明,不以为意道:“这有何难?我去找了鼓谱,你去学了剑舞便是。”

  ……如果真这么简单我还来找你干嘛!

  “师兄,”她苦笑道,“无有鼓谱,而‘悲回燕’剑舞,只有四式剑招,两阙剑诀。可见每一次的剑舞祭祀,原来都是前辈们的自身领悟。”

  此话一出,月泽真君也是愣了。

  “我早已学会这四式,却一直不得要领,且容我舞来?”

  月泽真君颔首。

  阮琉蘅依旧立于悬崖边,裙裾飞舞,焰方剑出鞘,已是拧身斜斜挑起剑尖,她边舞,边清声诵剑诀:

  燕初离,离魂万里忘故乡。

  燕舞风,风中落叶不知根。

  燕衔心,心有苍生泪成灰。

  燕悲回,回身咫尺是天涯。

  每一式剑招极古朴巧妙,形如飞燕灵动,却在剑诀中蕴含极深沉的情意,似有幼鸟初时意气万丈,离巢高飞,却遭遇巨变,最后飞回故巢,心中只有无尽的悲伤。

  月泽真君已是看得痴了。

  他少小离家,一入修真门派,便如鱼得水,修炼不分岁月,却不知流年暗抛,人世变迁。他一心向道,感悟天地大道,自以为心中应当舍弃凡间情感。到了金丹期,作为太和弟子入世,长期闭锁在山门中的他才知人间疾苦,红尘万象。此时他才突然想起,当年背井离乡,将他送上太和派的母亲,临别眼神中的复杂含义。

  那是天道中最慈最悲的爱。

  月泽真君想到此处,便知道“悲回燕”以爱回馈天地,万物都是天道的子女,剑庐中为守护天道而牺牲的英魂终将回到天道正途,其精神永世不朽。

  原来这就是“悲回燕”。

  第一阙剑诀舞过,阮琉蘅身形压低,剑招仍旧一样,但剑势却陡然一变,再诵第二阙剑诀:

  燕初离,离人碧血垒高墙。

  燕舞风,风雪熔炉炼阴阳。

  燕衔心,心有小径夜无常。

  燕悲回,回剑四顾尽沧桑。

  随着剑诀的变化,剑舞中的意象也随着变化:不再是形影彷徨的雏燕,而是矫健疾飞,不惧风霜的雨燕。

  这雨燕穿梭过无数岁月,这岁月中有碧血三尺的无尽征战,有枯燥乏味的修炼时光,有天道无常下的彷徨,有拔剑四顾的茫然,有叹近世间沧桑的悲声……而悲声之后,燕舞一回,却又得到了什么?

  这点点滴滴的感悟,这人世的历练,这身炉鼎炼就的悲欢离合,这红尘过往在灵魂上留下的痕迹……

  不悔这一舞!

  遂以舞祭天地。

  月泽真君再悟!

  阮琉蘅舞毕,立于飞来石巅,衣袂翻飞直欲成仙飞去般,那声音冷寂不似在人间,只道:“我幼时失忆,心上总是缺了一份情怀,此剑舞,我只能舞出其形,却只能舞其意之三四。”

  月泽真君良久之后,才回道:“我来舞剑。”

  他闭目转身,那身影竟有些萧索。

  又道:“我心境有动,恐怕不日将进元婴后期,你好自为之。”

  他却也有未竟之语:

  如果你因失忆而止步元婴期,便不再配做我的对手了。

  ※※※※※※※※※※※※

  阮琉蘅离了木下峰,径直来到主峰祭祀台的太和战鼓前,蹙眉而立。

  比起剑舞,擂鼓对于不怎么识得音律的阮琉蘅来说,更是艰难的挑战。

  阮琉蘅孤儿出身,无父无母,十三岁前的记忆皆无,她所有的一切都是从十三岁后才开始,学习典籍、剑术、法术,用比平常人多一倍的心力刻苦修炼着,对于修士而言相对比较奢侈的音律、诗词、歌赋等学科,自是没有多余的时间。

  直到元婴期,有了些许时间,又被两个徒儿占去。

  两个徒儿金丹后,她终于才有时间冲元婴中期,结果刚出关,又收了夏承玄……

  相比那些才华横溢的女修们,阮琉蘅可以算是一介武夫,如今要她击鼓助舞,实在强人所难。

  她毫不怀疑自己能击响太和战鼓,却苦于无鼓谱,悻悻返回灵端峰,一个人坐在寒潭石上发呆,直到身体感觉到一物飞来,在心思反应前,手已抓住那袭来之物。

  是一段桃枝。

  夏承玄手持木剑,在寒潭石下眉目朗朗地看着她道:“饿了。”

  自从阮琉蘅展示了在烤肉上的糟糕天赋后,便迷上了烹煮之法——修真界有如此简易的料理,只需要将肉块切好,用术法除去血水,整整齐齐码在鼎锅中,注入泉水,再放两枚有调味奇珍之称的“五味果”,煮出的香气足以勾下路过仙人。

  夏承玄这样鼎食钟鸣世家子弟,竟也被这修真界才有的佳肴征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