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9章(1 / 2)





  病房里传来一阵激烈的争执声打乱了雷涛的思绪。他快走几步推开门,看见祁向君和滕一鸣正面红耳赤地相互指责对方无知。秦思伟抱肩站在一旁冷眼观战。蓝筱一个劲儿地打圆场根本没用,看见雷涛回来像瞧见救星一般大喜过望。

  “快帮我劝劝他们。”蓝筱扑到雷涛的身边,“其实他们说得都有道理。”

  “怎么回事?”雷涛纳闷,离开不到五分钟,这两位大爷竟然如此有出息,在警察面前斗起嘴来了。

  “你来看一看。”滕一鸣将一只翡翠浅浮雕挂件塞给他,“这到底是c货还是d货?”

  挂件在灯下看起来有一种灰头土脸的感觉,质地粗糙,整体是偏暗的葱心绿色,有几处不太明显的黑绿色斑点,总之看起来像被腊月的冰霜冻过的蔬菜一般,很不讨人喜欢。雷涛不知道这翡翠挂件是从什么地方冒出来的,但显然它是引起一场口水战的“元凶”。他愣愣地看着气鼓鼓的滕一鸣和面带愠色的祁向君,扭头问秦思伟这是在唱哪一出。

  秦思伟告诉他,这个看起来很像翡翠佩件的东西掉在距离被烧毁的农舍不远处的田埂上。在离农舍不到三百米的地方,警方发现一片被压倒的玉米和明显的车辙,应该是凶手藏匿自己车子的地方。他们认为这只翡翠挂件有可能是凶手点燃农舍后逃跑时不慎掉落的。“考虑到你们几位都是玉石鉴定的专家,所以我把它带来请你们判断一下真假和工艺,看看能不能从中发现可以联系到凶手的线索。”

  “这挂件看起来不像天然翡翠。”祁向君问黎希颖借来她手上的玉镯,放在床头灯下给大家观瞧。“行里有个规矩,灯下不看玉,是因为一些发灰、发蓝,或者油青类的翡翠在灯光下看起来颜色会好很多,影响鉴赏者对价格的判断。紫罗兰也有这个问题,在灯下看紫色更浓更漂亮。不过今天我身上没带电筒和放大镜,大家只能凑合看了。”

  “没有家伙事儿还想强出头。”滕一鸣鼻孔出气,从斜挂在肩膀上的包里拿出自己的强光电筒和放大镜,挑衅似的在祁向君面前晃着。“我走到哪儿包里都装着这两样。为什么?专业!”

  “你够了。”雷涛夺过工具递给祁向君,“祁先生您继续,别理他。”

  “大家看,这只手镯是a货,也就是只经过雕琢,没有人工处理的天然翡翠。”祁向君把手电贴在手镯内圈,“看它的颜色,是从内部深处散发出来的。因为是天然矿物,就算质地再好也能看出它内部细小的颗粒状结构。翡翠里的硬玉矿物在光线下会有白色的反光现象,我们把这个叫作翠性。这些微小反光面聚在一起就会出现一些点状或者线状的白色棉絮状形态,被称为棉。这些都是天然翡翠的特点。”

  传统上,经过热处理和一些表面去杂色处理的翡翠也被称为a货。热处理的目的是将黄色、褐色的翡翠变成鲜艳的红色。表面去杂色可以增加翡翠的透明度。这些优化的工艺并不会改变翡翠的质地和耐久度。

  “b货简单说就是经过漂白的翡翠。”祁向君关上手电,将玉镯还给黎希颖,“强酸漂白会使翡翠千疮百孔,使结构变得疏松,所以需要在裂隙中注入树脂或者石蜡进行固结。这样的翡翠,表面常有水流过似的痕迹,我们叫网纹。b货翡翠耐久性很差,经过一段时间就会老化、变色。”

  “我听说a货翡翠敲击起来声音清脆。”秦思伟说,“经过处理的声音沉闷。”

  “这个说法不能说错,但并不全对。”祁向君告诉他,敲打所发出来的声音和翡翠的密度有直接关系。带有石纹的a货翡翠敲击声也很沉闷。而且敲击需要将玉器悬吊起来,对戒面之类的镶嵌品是无效的。最近一些年,随着作假技术的越来越高明,b货的填充物有了改进之后,敲击声也有听着很清脆的,所以不能仅凭敲打来判断翡翠是否经过处理。

  还有一些流传很广的类似的判断翡翠真假的方法,比如用紫外线照射是否有荧光来辨别填充过的翡翠,用滤色镜来判别c货翡翠,随着造假工艺水平的提高也都不再普遍适用。简而言之,翡翠鉴定除了需要丰富的经验,有时必须借助红外光谱仪之类的专业设备。

  至于坊间盛传的用火烧或者划玻璃判断翡翠真假的所谓“绝招”其实都是无稽之谈。天然翡翠怕高温,部分经过处理的b货或者假货反而不怕,一些奸商为了骗人就编出不怕火烧的才是天然翡翠的说辞。天然的翡翠硬度高,可以在玻璃上留下痕迹,但学过中学物理的人都能明白,比玻璃硬度高的矿物都可以达到类似的效果,由此并不能判断它是不是翡翠。

  “市面上常见的另一类处理翡翠是c货。”祁向君拿起翡翠挂件,“c货是将翡翠加热使它产生裂隙,然后将染料注入裂隙,再烘干上蜡。我一开始怀疑这挂件是c货,或者是我们常说的b+c,就是先泡强酸再染色。”

  “c货的颜色应该是沿着内部裂隙走的。”滕一鸣跳出来唱反调,“这里面根本看不到裂隙,也看不到染色的痕迹。”

  “我正要说这个问题。”祁向君不满他的搅局,“用放大镜看这挂件,里面的颗粒结构很粗,看不到翠性,也看不到色根。 当然了,并不是说看不到色根和翠性的就不是翡翠。很多高档的翡翠因为质地均匀细密,反而看不到这些东西的。还是说这挂件吧,颜色不正,但确实不像炝色。而且吧,它内部结构很粗,但不知为什么给我一种很整齐的感觉。”

  “我觉得它根本就是d货——用其他材料冒充的。”滕一鸣继续呛声。

  “我觉得它可能是染色玛瑙或者石英岩。”蓝筱支持滕一鸣的观点。

  “不可能。”雷涛用放大镜仔细看了看玉叶,“玛瑙内部看不到颗粒结构,应该能看出平行的色带。石英岩内部的丝瓜瓤结构特别明显。”他把叶子和放大镜递给祁向君,“如果是b货或者b+c就肯定注过胶。注过胶的翡翠在放大镜下必然能看到明显的气泡。这里面看不到气泡。”

  “我知道。”祁向君点头,“所以我说我开始以为它是b+c,结果越看越不确定。”

  “几位如果拿不定主意,可以再看看这几件。”秦思伟打开他带来的小纸盒,从里面拿出四块玉牌放在小桌上。其中两块和丢在田埂上的一样,是灰暗的绿色。另两块颜色明显漂亮很多,在玉牌四周用银白色的金属套了一个框子,做成一个超大号吊坠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