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05节(1 / 2)





  看到怀中闭眼睡着的小女人,霍远行爱怜地抚了抚她的脸,弯腰抱起她,大步进了内室,将她轻柔地放在大床上,他跟着也在她的身侧躺下,一手把她揽到怀里,一手拉过被子将两人盖上,安心满足地睡了过去。

  一夜无梦,一觉到天明。

  今日是大年初一,要去给霍家祖宗上香祭祖,宁如玉和霍远行一早就过去了姜氏屋里,等到霍远诚他们也到了,一行人就去了祠堂,给祖宗上香。

  祭完祖,一行人又回到前厅,一家人给姜氏拜年,姜氏笑得合不拢嘴。

  宁如玉嘴巴甜,说了许多吉祥如意的话,逗得姜氏很开心,姜氏给了她和霍远行两人一人一个大红包。

  给姜氏拜完年,又有府里的下人来给侯府的主子拜年,霍远行早就让人准备了一大箩筐的铜钱以及各种红包,凡是来拜年的下人,每个人都拿到了拜年钱,人人脸上都喜笑颜开。

  正月初二,霍远行带着宁如玉又回了一趟宁府,看望徐氏和宁庆安。

  后来几天,霍远行收到不少宴请的帖子,不过霍远行都找借口推了,只陪宁如玉去了一趟威远侯府,不过那是宁如玉的外祖家,他们去也只是走亲戚,不涉及其他。

  整个年就在喜气洋洋的气氛中一天天过去了。

  到了正月初九,晋都城里忽然发生了一件大事,二皇子安排人施的粥吃死了人,大过年里死人,消息一下子就闹开了。

  作者有话要说:  红包都收到了吧,继续~~~

  ☆、第181章一更+二更

  二皇子施的粥吃死了人, 大过年里死人, 消息一下子就闹开了, 很快传遍了整个晋都城, 街头巷尾都在议论这件事, 死者家属把死者的尸体抬到粥棚外面哭诉, 周围不少人帮着讨说法, 闹得沸沸扬扬。

  起初二皇子还想让人把此事压下去,无奈这件事传播的太快, 不到一天的功夫就传遍大街小巷,根本就按压不下去, 等到二皇子回过神来, 此事已经闹大了, 稍微想一想就知道, 事情会闹得这么大, 肯定是有人在背后推波助澜。

  更有不怕死的人当街拦了御史的轿子,向御史投递了状子, 要告二皇子草菅人命。

  御史第二日就把状子和参二皇子的折子送到了景宣帝的御案上, 朝中大臣见此情形,很多对二皇子逼捐不满的大臣也纷纷上折子状告二皇子独断专行,陈述了二皇子多条罪状, 要景宣帝给个说法,惩罚二皇子。

  朝中的那些大臣,以前要他们为了某件事想个解决的法子,总是有人说东有人说西, 两边互相拉扯,总说不到一个重要点子上,好像双方不拉扯一番就不足以显示自己的能力似的,非得为了一件小事吵上三天三夜才肯罢休。

  可是如今为了二皇子一事,所有人的态度居然出乎预料之外的一致,都是要求景宣帝严肃处理二皇子,一是二皇子为了施粥逼迫朝中大臣捐款,这让他们恨得不行,二是二皇子拿了银子能办好粥棚还好,但是他没把粥棚办好,反而还闹出了人命,简直不能忍!不处理二皇子不足以平民愤。

  参二皇子的这种如雪片一样飞向景宣帝的案头,大有景宣帝不处置二皇子,所有大臣就会永远参到底的架势,逼得景宣帝不得不作出决定。

  景宣帝气得快吐血,病情又加重了,沈贵妃带着二皇子跪在乾元殿前面求情,景宣帝也没有消气。

  最后,景宣把二皇子叫去臭骂了一顿,让他回二皇子闭门思过,没有他的允许,二皇子不准出府半步,清查时找真正的死因,查找到真正的凶手,二皇子出银子安葬死者,并且赔偿人家家人,当众道歉。

  这一系列处罚下来,看似处罚等很公正,实际上也有轻拿轻放的意思。

  究竟死者真正的死因是什么?谁才是真正的凶手?都已经不重要了,抓到谁就是谁,不过是一个替罪羊而已。

  而二皇子应该受到处罚,却一点也没有受到,就是他出一点点银子,然后闭门思过,这样的处罚,真是轻得不能再轻了。

  对于这样的结果,朝中的大臣还是有些不满的,主要是当初二皇子逼他们捐了那么多的银子,到头来皇上也没有要二皇子还给他们的意思,他们能高兴才怪,自然就把这笔账算在了二皇子的头上。

  当初那些见风使舵,想要支持二皇子上位的人,因为这一件事,其中有不少人也开始重新另觅目标,渐渐把目光投在了五皇子身上。

  二皇子回家闭门思过,回家第一天就关在书房里把东西都砸了,他心里气呀恨啊,这段日子他忙里忙外,讨好景宣帝,尽自己的可能去办好每一件事,努力塑造一个贤明勤奋的形象,谁知道临近最后关头遇上这么一件糟心事,到底是谁在争里面动了手脚?害他到这种地步,简直气死他了。要是让他查出来是谁在背地里捣鬼?他绝对不会放过他!

  宁如珍得知二皇子心情不好,亲自做了吃食去看他,被她嫌弃的不要不要的,扬手就把她做得吃食丢在地上摔了个稀巴烂,嗯,狠狠的对他吼道:“滚,烦死了,别来烦我,都给我滚远一点儿。”

  宁如珍看着被摔得满地的吃食,那些都是他辛辛苦苦做出来的,就这么被他嫌弃的不要不要的,气得她肝疼,提着食盒转身就走了。

  你不高兴,我还懒得伺候呢!

  “娘娘,你不该这样。”嬷嬷小心翼翼地劝说她。

  宁如珍也是嘴硬,“我管他怎样,在外面受了气就回来对这家里面发火,他舒坦的时候就让大家舒坦,他不舒坦的时候就让大家都不舒坦,他这样也太霸道了吧?我都已经这样对他好了,事事顺着他,他还不满意,我能怎么办?”

  “娘娘,你忘记了你答应过夫人什么了吗?”嬷嬷皱着眉头道。

  “我记得,我当然记得,我就是因为记得,所以才一直忍着,可是他是怎么对我的?我心里难受,嬷嬷,我心里真的很难受。”宁如珍说着就哭了起来,当初她答应沈氏的时候,是觉得二皇子有希望登上那个位置,谁知道才过了没多久,二皇子又出了事,被皇帝罚回来闭关思过了,这起起伏伏,到底什么时候才有个头?什么时候她才能真的坐上那个位置?什么时候她才能够随心所欲,不用看别人的眼色?

  嬷嬷只能一再劝她,安慰她,好不容易才把她安抚下来。

  武安侯府崇安堂。

  宁如玉也得知了二皇子被罚回去闭门思过一事,想起前段时间他针对霍远行的那些行径,如今落到这步田地,也是他活该,她禁不住要拍手称快。

  “遇到什么事了这么高兴?天上掉银子了吗?”霍远行一进门就看到宁如玉一脸的笑意,欢欢喜喜的模样,心情十分好,忍不住就开口打趣她。

  “有一件比捡到银子还开心的事情。二皇子被景宣帝处罚了,可不就是比捡到银子还高兴吗?”宁如玉眉飞色舞的道。

  霍远行看她这副模样,怎么看怎么有一副幸灾乐祸的味道,果然不能得罪女人,女人的心眼儿可比针尖都小。

  宁如玉起身拉着他在一旁的位置上坐下,笑眯眯的看着他,那打量着他的眼神,怎么看怎么诡异,好像是在研究他似的。

  霍远行先有一种不好的预感,轻轻咳嗽一声道:“婷婷,你有什么话就直说,不要用这种眼神看着我,我觉得有点吓人。”

  宁如玉便稍微收了收打量他的目光,挽着他的胳膊道:“二皇子会这么倒霉,是不是你干的呀?”

  咳,咳咳咳!

  霍远行端着茶杯喝水,听到宁如玉的问话,被茶水呛得猛地咳嗽了几声,好容易才平复下来,诧异的看着她道:“你怎么会这么认为?是谁跟你说了什么吗?”

  “没有没有?”宁如玉摆了摆手,“没有人跟我说什么,我就是胡乱猜的,之前二皇子那么对你,让你回来什么事情都不能做,实在太过分了,我就猜想他如今这么倒霉,是不是你在背地里做了什么?”

  依照宁如玉对霍远行的了解,这完全是有可能的,霍远行可不是好欺负的人,二皇子干的那些事,早就得罪了不少人,霍远行完全有可能在里面掺一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