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72章升学率超尖子班





  自恢复高考以来,每年的六月份成了大考月,6月27、28、29三天高考已经成了规律。

  80年代初的高考用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去形容,一点不过分。1981年全国报考人数达到259万,录取28万,录取率为10.7%,也就是说10个人中只能考上一个。

  中考要比高考竟争还激烈,当时各县市区都设了一所重点高中,怀德县设的是一中,进了一中就有50%可以考上大学,为此,所有考生都在角逐这所学校的录取名额。

  一中受住宿条件的限制,一年只能招收120名考生,而初中应届毕业生有1.2万人,真所谓百里挑一。当然,除了一中外,全县还有9所普通高中,可招收4000名考生,但是升学率也只能达到30%。这10所有高中的学校,城里占了二中、八中两所,另外7所是范家屯一中、二十家子中学、怀德中学、杨城子中学、秦家屯中学、双城堡中学、黑林子中学。

  中考都在公主岭进行,需要设400个考场,比高考多出了一倍,所有中小学的教室都用上刚刚够。那么,所有城里老师就都成了监考。

  但是,本校考生都要到外校去考,考题是省里统一出的,六张卷,不分文理,分别是数学、语文、外语、政治、理化、史地,一天考两科。

  四中应届毕业生应该是430人,实际参考的是350人,流失了80人,流失率近20%,而四班只流失一人,反增6人,巩固率为109%,就连尖子班都望尘莫及。

  当时外语因师资原因分英语、俄语、日语三种,编排考场时,四中学的是日语,被集中安排到了实验小学考场。水昜请辞了当监考,舍弃了每天1.5元的补助,去了实验小学门外守候。

  可能这样做的老师,全县也没几个,4.5的补助费在42元的月工资收入中占10%还多呢,只有傻b才这么做。水昜是为了让他的学生有主心骨才这么做的,他从金浪参加高考中就知道这么做的重要性了。

  同学们一到考场就看到了老师,都很激动。他最耽心的是王光、杨洁、吕淑荣、张坚强、闫立春这5个体育生,因为他们提前离开他了。他在考试前又专门对这五名学生进行了一次家访,告诉他们老师不想看到一个零分,让他们给自己长长脸。

  就这样,他于7月7、8、9日,在烈日和暴雨下守候了整整三天。接下来,便是焦急地等待。7月25日,公布成绩了,59名同学,最高分达到480分,是祝占峰,在全校排了第10名;最低分是王光,考了107分,吕淑荣保持了180分的稳定性。

  一中除了120名住校生外,还招了380名走读生,走读生的录取线正如是480分,水昜有学生挤入一中了,这在四中产生了巨大反响。

  一、二班共有90名学生参考,当时他们是以50人的标准班人数成班的,流失率10%,这一点他们已经输给水昜了。这两个班被普高录取的有48人,升学率为48%,水昜的班级被普通高中录取的10个人,除了赵玉倩、金玉英、宋春梅、吕晓霞、汤宝君以外,五个体育生都被二中录取了。普高升学率达到17%,在六个普通班里遥遥领先,他们班的录取数是其他五个班的总和。

  普通高中录取过后,职高开始加试了,这所学校毕业出去5个班后,把教室改成了4个宿舍,一个食堂,向全县招生,设了和一中一般多的120个住宿生名额。

  这么一来,职高的生源一下子从1000人增至9000人。但是,这是理论数据,8000农村考生家长,对花住宿费念这类高中不认可,他们的孩子可以回乡务农,有去处。为此,报名加试的不过5%。

  但是,这120个名额,对城里考生仍是一个冲击,原本400个名额去掉住宿生,就剩下280个,而城里考生仍是1000人,录取率从40%,降到了28%,由2.5人录取一个,变成了3.6个录取一个,竞争变得激烈了。

  职高定的录取原则是三七开,即文化课成绩占30%,专业课成绩占70%。这一原则是在劳动局坚持下定的,他们认为只有这样,才能体现职业高中与普通高中的区别。尽管教育局对这一原则有异议,但是两家权力相等,劳动局的话语权不能不考虑,也就顺从了。

  这对水昜来讲,无疑是巨大的利好,他又带着学生去参加加试了。行家有没有,就看一出手,水昜的21个报幼师的女生,在视谱考试环节上一下就把其他考生甩了一大截;12个木瓦工一伸手就被专业老师相中了,都给了高分;电器修理请的是李栓民老师当主考,师玉龙他们4个直接就发了录取通知书;信永他们4个会识图也拉下了一堆人,烹饪班的2个女生也有准备,她们在家里练了面活,尤其是李娟和刘燕,面和得好,包饺子、包子、切面条、做饼、做糖三角都很娴熟,2个男生也跟家人学会了掂勺;美术班的黄秋艳、卢晓莉在素描考试中,遇到了对手,但是会素描的考生不超20人,她俩的文化课都在200分以上,录取没问题。

  李俊被文工团招去了,张大双、张小双被线路器材厂招去当了学徒工。最后四班有45名同学升入了职高,加上普通高中和重点高中录取的11人,升学率达到93%。

  教育局没有把职高录取列入普高升学率,而是单列了职高升学率。这样做可能是为了刺激各学校重视职业教育,起到导向作用吧!

  四中在普高升学率上才达到20%,低于全县平均数5个百分点,排在了下游。水昜的职高升学率在全县班级评比中名列第一,超出第二的班40%还多,四中共有65人考入职高,占毕业生总数14.8%,超全县平均数11.8,也获得了第一,挽回了面子。水昜立了大功,又被评为了先进教师。

  这一年,教育局给了四中一户住宅指标,连续三年评为优秀先进的教师只有他一人,这一指标却没给他,给了一名教龄最长的老师。这对他的打击太大了,按这样下去,他得再干22年才能得到房子,他近乎崩溃了。

  放暑假了,水昜也病倒了。他几乎是挣扎着参加了函授考试,幸亏考的是《现代汉语》和《中国文学发展史》,凭借老底子,他一科考了61分,一科考了67分,以及格的成绩都过了关。

  考完试,他在柏莉的督促下去了县医院。经诊断,他患的是肋膜炎。医生说这种病一般都是劳累所致,让他住院治疗。他平生第一次挂上了吊瓶,躺进了病房。就在他住院期间,发生了一件足以影响他一生的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