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54章苦点累点很充实





  儿子满月了,小院里熙熙攘攘来了许多人,先是柏莉六中要好的同事,接着是她知青点里的女同学,完了是她院里的姐妹,然后是师范的刘晓梅和女同学。终于等来了水昜方面的人,先是刘娜、闵敏、艾华、金浪,然后是大成子和他的对象,接着是四中的工会主席和一年组的班主任们,中午时分是四平以姐姐水莲为首的水家邻居,最后是张大双和牟玉柱的母亲。鸡蛋、水果、小孩衣服、小毯子、小玩具堆了一炕,当然也少不了硬通货。人一走,柏莉就拿出人情簿子,把送物的、送钱的一一记在上面,她说:“这些钱不能动,人家有喜事时,都得还回去,这叫礼尚往来。”

  计划生育就有一个好处,产假由原来的一个月,延长到了两个月。柏莉没有上班,学校也没有给她安排课。小亮出息了不少,眼睛会追人了,那双大眼睛,象他妈,水凌凌地人见人夸。

  水昜又投入了繁忙的教学和带班中,带着饭盒,一出去就一大天。张耀书来四中听课了,他是文革前东北师大中文系毕业生,仅从他四个儿子的起名,就能看出他对语文课的倾注,依次叫主语、谓语、宾语、表语。他经常下到各中学听课,一方面纠正教师教学中的失误,一方面发现学科优秀教师。他嘴冷,在评课时,不放过一丝一毫的漏洞,教师们都怕他听课。他却选了要听水昜的课。

  水昜那天讲的是毛译东诗词卜算子《咏梅》。这篇课文后面附了陆游的卜算子《咏梅》,教学计划是两课时授完。水昜没有按《教学参考书》去照本宣科,他以欣赏课的基调,着重讲了“诗言志”和“诗言情”风格的不同。

  第一节课,水昜简介了汉赋、唐诗、宋词、元曲的古典文学知识,讲了卜算子这一词牌子的特点,然后讲了***咏梅词的韵角,抑扬顿错地做了范读;随后讲了梅花的特点,点明它叫迎春花,是百花中第一个绽放的,为此也叫寒梅或腊梅。

  交待了这些基础知识后,他开始串讲这首词的含义了,在上半阙中着讲了“百丈冰”和“花枝俏”;在下半阂中着重讲了后两句,讲出了***借梅花的特点抒发他为人民服务的宽大胸怀和以解放全人类为己任的伟大志向;最后,反讲词牌子下面的“读陆游《咏梅》词,反其义而用之”这句词序,引出了下一课要讲的内容。

  本来,教研员听课只听一节,就一斑而窥全豹,张耀书第二天却又来了,听了他的第二堂课。水昜在第二堂课开篇就板书了一趟重点字、词和词组:“驿”、“主”、“著”、“苦争春”、“妊”、“群芳妒”、“零落”、“碾作尘”、“香如故”;然后按顺序串讲了陆游这首词,让学生感受读前后两首词的心情。

  学生七嘴八舌,但是基本说出了感受,就是读***的词心情开朗,读陆游的词有点憋屈;水昜顺势把诗言志和诗言情的不同之处进行了阐述。

  本来讲到这就该收尾了,但是水易还有20分钟的时间,他把两首词的上半阙进行了对比,描述了两个画面:一个画面是“漫长的寒冬就要过去,风雨送来了春天,但是雪花仍然飞舞着,一枝梅花在高高的冰崖上,俏丽地绽放着。”

  另一个画面是“在人烟罕至的荒凉古道上,在一座断桥的边上,一支梅花,在风雨交加的黄昏,孤苦伶丁地开着,没人去光顾它。”

  同学们随着水昜对画面的描述活跃起来了,他顺势讲了写诗词歌赋的方法——见情生情,以景抒情。随后把陆游所生的弧芳自赏之情和***的胸怀人民大众的广阔胸怀作了对比,问同学们喜欢哪首词。那时的学生当然喜欢***的词了,水昜最后布置了一篇作文——写一篇短文,借一种景物,抒发自己的感情,题目自定,字数300以上。

  听了两堂课后,张耀书在语文组评课了。他说:“两堂语文课,交待了古典文学、古代汉语中,汉赋唐诗宋词元曲、卜算子词牌子、诗言志诗言情、文言字词、诗词翻译等七个知识点已经不易了,还进行了画面对比,抒情对比就更不易了,尤其是带出了一篇作文就更了不起了。这是我近两年听过的记忆最深,最难忘的两堂语文课,要是我们的语文老师都能讲到这个水平,全县中学语文课教学的水平会提到一个崭新的阶段。”

  得到张老耀如此高的评价,水昜在学校的地位更高了,以前说他不务正业的微言也消失了。张老耀走到哪都把这一课当作经典去宣传,水昜的名字传出去了。

  一个有观点的人,会矢之不渝地去实施他的观点,培养体音美全面发展的学生,仍是水昜的执着追求。班级笛子队、口琴队、篮球队、田径队的活动从未间歇过,一些班有文体特长的同学,找家长托门弄恰地上他们班来,在其他班流失率不断增长的情况下,水昜的班不减反增,人数和尖子班不相上下了。

  与此同时,他还在为教导处带美术组,为工会做兼职宣传干事,为团委做宣传委员,为学校组织文艺队,一天不得轻闲,凭着一副热心肠,份内份外地干。

  在学校干了一天,放学后和星期天,他都去《商业知青印刷服务部》从事第二职业。他不仅刻钢板,还为服务部搞红画:

  在柜台后面的两面墙上,他画了两幅壁画,一幅是水粉画迎客松,一幅是丰收图,把拖拉机手改成了艾华的肖像,并把五名知青的肖像画画到了广阔天地的另一端。

  他画画时引来了一个漂亮的少女,天天来观看,就是一言不发,艾华不禁去问她了,原来是一个聋哑女孩。第二天,她父母来了,要送她在这学画画,问水昜交多少学费能收她。艾华毫不犹豫地收下了这个叫任妮的少女,过了一段时间,水昜和艾华发现,这个16岁的女孩心灵手妙,不仅爱好画画,而且见什么都能学会。

  水昜在两个角门上用不干胶刻了经营项目的美术字,她凭一双巧手,一点不出皱折地贴在了玻璃上,并对刻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服务部专为她设了刻板印刷项目,她挣到第一个月工资时,满脸泪水,贴在了艾华脸上,用她唯一能发出的声音,叫了一声含混不清的“妈妈”。这个16岁的花季少女,从此成了22岁的艾华的干女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