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39章:这位天才是谁?(2 / 2)

“这个,明阳兄,这句话千年以来都有矛盾,你问我们,我们也只能中规中矩的回答。怎么,明阳兄对这一句话有新的解释么?”

“嗯,是有一点看法。我在想,我们以前研究论语,是否应该重新解读一下。譬如,这一句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我就觉得,这样断句有一些不对。大家难道不觉得,孔老夫子,他不可能在宣传学问的时候,说出这样与民相背的话题。”

“是呀,大家也一直觉得奇怪,不过,明阳兄,你这断句又是怎么个说法?”

“这也很好理解,比如,大家想,如果将这一句断成,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整句话的意思,就变成了,民知道怎么做,那就由他怎么做,不知道,那就告诉他怎么做?这样一断,是不是更有趣一些呢?”

“啊。”

当王明阳断句断出来后,众人惊讶的不得了。他们可是学术界的大师,哪会看不出小小的断句所带来的影响。如果是这样解释的话,那么,这个一千多年以来一直争论不休的话题,似乎就可以随着这个断句消失无影无踪。

“佩服,佩服,还是明阳兄厉害,我们佩服的五体投地。”

众人连连称赞,这一句不仅解决了一千多年来的学术争论。同时,他还给所有的学者打开了另一道研究论语的方向。是否,他们就应该回去重新给论语断句。毕竟,如今大家所阅读的论语,那是几百年前古人对此断句而来。而且,那时他们还没有断句,只不过是从各书当中不断整理而来,就成了现在的断句。真要说的话,论语是否真的就是这样断,谁也不知道?

毕竟,那时并没有标点符号。大家写文章的时候,都是洋洋甩甩,从上而下,文不加点,一气呵成,哪里会告诉你,这里要停一下,那里说完了。而读书人在读书的时候,面对着这一些没有标点的文章,你先要了解的,便是如何断句,如何读出这一篇文章的意思。

“哪里,哪里,各位,其实,这一句并不是我断出来的,而是我学生的学生,据说是一位高中生断出来的。当初看后,我觉得很新奇。觉得有必要重新再去读论语一遍,所以,这才拿出来与大家分享。”

“不会吧,一位高中生?”

“真是一位高中生?”

“我骗你们做什么?”

“了不得,真是了不得。对了,明阳兄,这位高中生是谁。”

“我也没见过,我正想叫我的学生将他拉来参加新概念呢。”

“对,对,对,到时我们也一起看看这个小家伙。”

这个时候,一众人等,却是兴奋起来。

只是,王明阳似乎又记起一桩事来,便说道,“其实,那小家伙不仅仅在论语上面有新奇的见地。其实,他的字写得就非常棒。同时,他的文,更是让我都有一些眼红。”说后,王明阳拿出一张打印好的资料,上面赫然显示的,就是何谓勇绝。

古之所谓豪杰之士,必有过人之节,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

这,这,这是……谁写的?

一众学者看到这一份资料,两眼放光,内心激动无以复加。

“好字,好字。”

“不对,好文章,好文章。”

“更不对,字好,文更好。”

此时,他们都已不知道怎么评价。在他们的脑海里,总是浮现出那些字。这一些字虽然看起来不算什么,但字字写尽其势。一眼看去,婉如千金万马。看完整篇,你不但知道什么才是大勇,就是从字里面,也隐隐约透露出“天下有大勇者”的意境。

这等境界,简直让他们眼红。

“这个,明阳兄,这不会是你写的吧。”

其中一人惊讶过度,突然好像明白什么,怀疑的问起王明阳来。觉得王明阳要退休了,想提携某位后辈。这在学术界不是没有的事情,而且,不只是学术界,在很多的地方都有。

“老李呀,你又不是不知道,我的字哪能比得上这资料上面写的。”

“也对。”

那位质疑的学者点了点头,王明阳学问是做的不错,但字其实一般。现在看这一份资料,明显,字与文章,同是出于一人。现在就算让他们临摹一遍,估计也写不出那份资料上面写的“天下有大勇者”的气势。

“对了,那小家伙现在有没报名,我们查一下他资料。”

各位感慨无毕,纷纷对那位高中生感兴趣起来。就说要查看新概念作文大赛参赛作者的资料,想了解一下这小家伙,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这个,我也不知道。当时我学生只是将这一些资料给我,开始我有事情,没有注意,只是到邮箱。后面想起来的时候,便叫她带来参加新概念。但这小家伙到底叫什么名字,我也不知道。”王明阳表示自己也不清楚,你们别问我。

不过,王明阳这样的态度,立即遭到了好几位学者的愤慨,“我说,明阳兄,这样的天才,你怎么可以忘了呢。快去,快去,问问你学生,这家伙到底叫什么名字,我们都快等不急了。”

“是呀,是呀,明阳兄,这就是你做得不对了。”

“还坐着干嘛呀,快点呀,明阳兄。”

“你们呀,我这就去问问,我这就去问问。”

被他们一通数落,王明阳哭笑不得,早知道不跟他们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