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330章 竟是故人来(2 / 2)


当初杜子美在沧州大开杀戒,几乎将沧州燕云汉人逼反。

仲偃公这次过去,处境也颇为不妙。据说沧州不少盗匪,都已归降了虏贼。如今在沧州是肆无忌惮。若非关胜几次渡河相助。恐怕连仲偃公也要被逼出沧州府。

仲偃公已经几次向我恳请,要我调派兵马渡河。

可惜我手中确是无人,彦修虽善战。却抽不出身来,也只好让关胜尽力照拂。”

黄潜善,手中无人可用!

堂堂河北兵马副元帅。居然落得个无人可用的地步,不得不说,是一种悲哀。

“副帅何不向元帅府抽调人手?”

“怎地没有抽调?”

黄潜善苦笑道:“只是那相州杜充不肯使力,不久前派了个聂昌过来,却在沧州胡作非为。仲偃公无奈之下,把那聂昌赶回相州,为此还恶了杜充,怎可能再派人过来?”

玉尹知道,那杜充是个坚定的投降派。

这厮在历史上几乎没做什么好事。先是是沧州挑起民乱,后来在相州为阻止金兵,竟掘开了黄河大堤。结果确是,虏贼没能拦住,却造成数十万百姓流离失所,被迫离开家园。后世曾有学者判断,黄河自北宋之后数次改道。与杜充决堤有莫大关系。

再后来,宗泽守卫东京,不肯南下。

但宗泽死后,杜充接手,便立刻驱散了宗泽聚集的绿林豪杰。带着人南下金陵,把开封拱手相让。

这厮。是个不留名的jiān贼。

与北宋而言,甚至比秦桧之流,更加无耻。

慢着,八字军?

玉尹突然想起一个人来,便问道:“副帅可听说过王彦此人?”

“王彦?”

黄潜善蹙眉沉思片刻,突然问道:“你说的,可是永定军都统制王子才?”

“啊……这个,我倒是不太清楚。

我只知道,此人在虏贼南下时,曾于中山抗击虏贼,颇有才干。至于现在何处?却不太清楚。”

“若是在中山抗击虏贼,那便是王子才。

此人说起来也是家学渊源,受父命前往京师,曾隶弓马子弟所,经太上道君亲试,授清河尉。后来加入泾原军,为种公部曲。虏贼南下时,他为赵州兵马使,在中山抵御虏贼,颇有功勋。今年三月,授平定军都统制,便隶属于真定府所辖。”

弓马子弟所,为枢密院所属,专门负责招收青年教习,选拔人才。

听玉尹提起王彦,黄潜善也不禁怦然心动。

“说起来,这王子才也确是个人才。

如今真定局势相对稳定,让他留守平定军,确是委屈了……郎君荐的好,我这就着人与范宣抚商议,将王子才调派过来。不过,单凭王子才一人,还是有些薄弱。”

是啊,偌大一个河间府,可用之人竟如此稀少。

更不要说,黄潜善还要兼顾沧州局势,手中的确是人才匮乏。

玉尹歪着头想了想,突然问道:“副帅,单州可为副帅治下?”

“单州?”

黄潜善想了想,“正是我治下所在。”

“呵呵,既然如此,副帅这是骑着马找马啊。”

“哦?此话怎讲?”

玉尹忍不住哈哈大笑,“我荐一人,可独挡一面。

单州团练使韩世忠,却不知副帅是否听说过此人名号?副帅手中无人,可是这韩世忠却足以万人敌,何不让他前来效命?”

玉尹离京之前,曾让人打听过一些历史名人的状况。

岳飞,而今不知所踪,也不知道是在何处效力。吴玠现在他手下做事,而另一位南宋赫赫有名的名将韩世忠,则出任单州团练使之职。相对而言,这些个历史名将,都还处于蛰伏状态。韩世忠的情况好一些,但也仅仅是好一些而已……

黄潜善闻听,眼睛一亮。

“郎君所说,可是那左武大夫韩良臣?”

“正是此人!”

一旁刘子翚开口道:“此人我也听说过。据说曾为真定王总管偏将,方腊之乱时,更俘虏方腊,立下大功。当初我在真定,王总管曾与家父说起过此人,言此人真万人敌。

若非玉郎君提醒,我险些忘了此人。

他而今应该屯驻滹沱河,若现在派人请他过来。最迟明rì一早。便可以抵达帅府。”

黄潜善哈哈大笑,“郎君说的不错,我还真个是骑着马找马。

彦冲。你立刻持我令箭,亲自前往滹沱河,请韩良臣前来。我也正yù一见万人敌。”

韩世忠,这算不算是归位呢?

玉尹看着黄潜善那兴奋的模样,脑海中突然闪过了一个念头。

却不知道那岳鹏举,如今在何处?

+++++++++++++++++++++++++++++++++++++++++++++++++++++++++

拜会了黄潜善之后,玉尹便告辞准备离去。

说实话,他很想留下来拜会一下韩世忠,领略一下这位后世流传甚广的一代名将风采。

只是,他实在是没有时间。

据黄潜善说,金兵已经动身。离开了东京。

预计最迟十天,两万虏贼便会渡过黄河,继续北上。

玉尹心知,他时间已经不多了……接下来他还要去拜会西山马和尚,商议具体行动。

从黄潜善这里,他得到了保证。

黄潜善会阻挡住沧州准备驰援虏贼的绿林汉jiān。

与此同时,他更听到了一个消息。完颜吴乞买准备派兵接应,想要把那两万虏贼迎回金国。

种师中,已经开始着手准备。

玉尹便知道,为了这两万女真人俘虏,宋金之间。必然还会有一场交锋。

不过这次交锋,朝廷不会插手其中。规模也不会太大。双方必然会保持一定克制。

但想来,还是会有一场惨烈厮杀。

黄潜善得王彦和韩世忠之助,想来足以在河间站稳。

玉尹等于没了后顾之忧,也算是收获颇丰。

回到肃宁寨之后,却不想肃宁寨中,竟已有人等候多时。

来人是一男一女,难得个头大约在178公分左右,长得倒是一表人才,相貌不俗。

女子个头不高,话语中带着些许巴蜀口音。

据他二人介绍,难得名叫**韬,女子则叫做李小翠,是一对夫妻。

这**韬祖籍巴蜀,早年间随父母在洛阳定居。后因为在闹市杀人,便逃离家园,四处游荡,与李小翠结为夫妻后,在环州落户。再后来,在种师道帐下效力,擅长打探消息,更jīng通暗杀之术,是一对实实在在的鸳鸯刺客。他二人是奉种师道之命,前来肃宁投奔玉尹。

在种师道的信中,更详细介绍了这两人的来历。

**韬和李小翠在绿林中颇有声望,那**韬诨号神行太保,轻功了得;李小翠则诨号母夜叉,jīng通暗器和毒药,杀人手段更层出不穷。这二人在西北时,曾犯下好大事情。后来被种师道所救,一跟便是十年之久,都是忠心耿耿的好汉……

玉尹看罢书信,心里不禁忐忑。

神行太保也就罢了,这母夜叉之名……

那李小翠身材娇小,面貌姣好,生的颇为动人。

玉尹怎么看,都看不出这么一个看上去柔弱的女子,竟是个杀人不眨眼的母夜叉。

“既然是种公推荐,二位便暂时在这边住下。”

玉尹想了想,便笑道:“我会让人在肃宁县城里安排住处,贤伉俪便暂居城内,不知意下如何?”

这营中确实不好让女子居住,**韬夫妇随种师道rì久,也知道这其中规矩。

二人当下应诺,玉尹便让高尧卿带着他们,前往肃宁寻李逸风帮忙。

送走这夫妇后,玉尹又拿起种师道的书信,认认真真的阅读了一遍。

种师道在书信中告诉他,绝不能让两万虏贼离开大宋。他已经联络了河北兵马元帅副帅张所以及太原总管王禀,让他们设法协助玉尹行事。但朝廷有旨意,要各路兵马沿途保护。所以官军只可能设法创造条件,而无法给予玉尹实质xìng帮助。

言下之意,要想解决这两万兵马,还要靠玉尹自己。

看罢了书信,玉尹不禁苦笑。

种师道真是‘种坑爹’,每次交给他的事情,都是充满了危险和难度,也真看得起他。

不过,种师道也算是尽了力,他现在能做的,怕也只有这些。

只是这样一来,自己便要尽快和马和尚见面了……

玉尹沉思片刻后,把种师道的信烧掉。他坐在大帐中,思忖接下来该如何与马和尚交道。

既然种师道说,**韬夫妇在绿林道上颇吃得开,那就带他二人前去。

只是……

玉尹正思忖时,忽闻大帐外一阵sāo乱。

陈规匆匆走进大帐,轻声道:“郎君,真定派来的兵马,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