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42章横生枝节(2 / 2)

  风花雪月也好,柴米油盐也好,都建立在能赚到钱的基础上。

  只是一直都听说老周的儿子身高不是太高,可现在听沈大妈这么一说,人家身材比例好。

  沈大妈说,天底下哪有那么多完美的人,又不是去订制衣服,还量体裁衣。

  大爷大妈们纷纷要求第二期团赶紧开团,他们要让孩子们都去。

  要不是很长一段路要露营,这些大爷大妈们也想跟着一起去参加。

  有些身体好的大爷大妈还询问他们能不能报名一起去,他们说自己年轻时候都上山下过乡,身体素质比很多整天窝在办公室电脑前的年轻人还要好。

  火云村迎来了第一批夕阳红老年团,大爷大妈们每个人都穿着红背心带着红帽子咋咋呼呼的比年轻人还要嗨的跋山涉水,一路上挖着野菜,挖着中药就来到了火云村。

  他们更感兴趣的是鱼塘里自己养的无污染的鱼,吃小鱼小虾长大的鹅下的蛋。

  他们说年轻时候上山下乡比这个苦多了,那会上顿窝窝头下顿窝窝头,自然灾害的时候真的是把树皮都啃光了。

  因为听说父母要来,这次旅行团的年轻人只有两位,是怕父母出什么危险一路护送而来。

  潘晴川说,能不顾风雨每个周都去相亲角给孩子物色对象的老人,都是狠角色。

  晚上照例是篝火晚会,老人们载歌载舞,谈笑着年轻岁月的鎏金时光。

  他们说那会结婚哪像现在一样挑挑拣拣,大多数是媒人看着两个人年纪差不多,一撮合成功率就很高。

  那个年代的人,没有现代人这么多的想法,比较单纯。

  听着他们不听的讲着过去。

  潘晴川就用萨克斯为大家演奏了一曲茉莉花。

  很快,一群老年人跋山涉水去了人迹罕至的火云村的新闻就上了头条,又一波热度来了。

  很多散客也翻山越岭到火云村来打卡。

  这候 aime m 章汜。村民们每天忙着做山珍,打扫客栈,酿酒,扎染,忙的不亦乐乎。

  这里的夜常常因为有游客而点燃了篝火。

  寂静的山村渐渐的变得热闹起来。

  很多村民一个月就赚够了以前一年才能赚到的钱。

  得有人来消费,经济才能活络起来。

  潘晴川前期的投入,总算现在慢慢的看到了回报,村民们脸上的笑容多了。

  制大制枭。而想要到丹妮那里报团的人也越来越多。

  丹妮索性跟自己妈妈所在的电视台合作,电视台帮忙宣传组织,抽两成的佣金,电视台全程拍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