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209章 弟窑(2 / 2)

是否真有兄弟二人,已无可考。但这使龙泉窑形成两种不同的烧制方法。

“原来是这样,那龙泉青瓷的价格应该很高了?”铲地皮闻听李墩儿的将讲述后,解开心中疑惑的同时也关心起青瓷的整体市场。

郝坏对价格格外关注,所以他之前查阅资料最多的就是收藏品的价格,铲地皮询问后,他也将拍卖的情况说了一遍。

九二年,龙泉窑青瓷就在拍卖会上亮相。

九五年北市翰海春季拍卖会上一件龙泉窑堆塑造像,便以四万四千块万元成交。

三年后,苏富比春拍会上一件明龙泉窑青瓷棱口大盘拍得将近四十五万港元。

两千年在嘉德拍卖会上一件南宋龙泉窑琮式瓶拍出了二十七万元。

“就这么点钱?”铲地皮没等郝坏说完,便忍不住放出失落言辞,引得郝坏等人哄堂大笑了起来,尤其是李墩儿更是忍不住开口了。

“铲地皮,你小子胃口可够大的,你知不知道三个月前,我和老坏还有小鸡浑身上下都逃不出几万块。”

“行了。”郝坏笑了笑道:“在2000年以前,龙泉窑青瓷在拍卖市场上,的确没有引起人们的太大关注,但随后一年却不同了……”

原来,二零零一年开始,随着瓷器市场行情整体好转,龙泉窑青瓷市场行情也开始走俏。

又是北市翰海春拍,一件明初龙泉窑刻花花口青瓷大盘以三十八八千块,而香港佳士得拍卖会一件明龙泉窑青釉菱花口大盘以六十朵万元成交。

此后几年,先后有多件龙泉窑青瓷接近或突破百万元大关。

〇五年,龙泉窑青瓷在拍卖市场上倍受关注,在纽约佳士得拍卖会上,一件宋龙泉窑青瓷三足炉拍出八十四万多元。

一件宋代龙泉窑青瓷笔洗更是拍了三百万元成交。同年在上海信仁“梅子初春——龙泉窑精品”专场拍卖会上,共上拍三十一件拍品,成交率达百分之九十。

郝坏说完,忍不住问了一句:“怎么样,现在你满意了?”

铲地皮听郝坏说完,忍不住咽了一口唾沫道:“现在又过了十年,那岂不是价格更高。”

“当然,不过要看你这件到底是不是开门货。”郝坏说完,已经将目光看向了李墩儿手上的那只大盘,其实他早就在观察它的釉面。

如果单从郝坏现金的眼里来说,他也只是在刚入门的阶段,没有扳指的帮忙,他所能分析的也只有釉面的光泽是否是贼光。

“不是贼光,釉面很有沧桑感。”

郝坏开始试着自己来判断一件器物的真假,这一步他知道是早晚要走的,因为扳指毕竟是外力,尤其是坚定这一块,他有意开始自食其力了。

沧桑感是有,但这大盘釉面好像有些不大对劲。

郝坏心里正琢磨着,李墩儿依然看到了底款,随后道:“是明永乐时期的。”

铲地皮闻听后,忍不住问李墩儿道:“李老板,这东西到底是不是开门货。”

李墩儿笑了笑,大声道:“绝对的打开门。”说完,他将“青瓷大盘”递给了小鸡男,想要征求他的建议,而后者看了以后也认为那就是件打开门的东西。

“等等,把东西让我看看。”郝坏说完,从李墩儿手里拿过了那只大盘。

小鸡男和李墩儿都发现了郝坏脸上的那丝凝重,他们心中都有疑问,但却并没有开口询问。

郝坏自知现阶段还无法凭借自己的能力来鉴别古玩,但不管出于怀疑还是放心,他还是要请扳指来一探究竟。

伸手接过大盘,郝坏期待着扳指给予信息回复,但两分钟过去了,扳指依然没有任何的提示,这在以往其实也不奇怪,因为扳指并不是对每件古玩都有“兴趣”。

但问题是在升级为青色灵光后,郝坏层多次实验过,扳指也没有一次不给出答案,这其实已经说明如今的升级阶段扳指已经被郝坏牢牢操控,只要是真品就会给出提示。

上诉证明了一件事情,那就是郝坏手中的这只所谓了“龙泉青瓷”是个不知不扣的新仿。

郝坏心中依然有数,心想:“如此做工的仿品,难怪会难倒了李墩儿和小鸡男,而铲地皮这个门外汉就更不用说了。”

“郝老板,这盘子有什么问题吗?”铲地皮是个聪明人,这一点郝坏认识他的第一眼就看了出来。

郝坏想了想,露出了平和的笑容道:“没问题,打开门的物件儿,东西我收了,你多少钱来的?”

“刚刚都说了,我来可不是卖您东西的。”铲地皮闻听郝坏的话后,终于长出了一口气,并再次重申了东西放在郝坏的店里,赚了钱只收回本金就好。

“那你的本金总该告诉我吧?”

“没多少,不过十万块而已。”铲地皮笑着挠了挠头。

李墩儿和小鸡男闻听铲地皮的话后,不禁相互看了一眼,他们都清楚,如果那盘子是件真品,十万块就等于捡了大漏,但问题是铲地皮这种瓷器的门外汉……

“你哪里来的十万?”

十万块对郝坏来说根本不算个什么,但他很清楚铲地皮的家境,他只是靠着收些家具来过日子,况且还要供养妹妹上学。

“嘿嘿,这您就别管了,总之我就是想报答您之前对我的帮助,这本就是礼尚往来吗。”(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