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二百三十七章 来历

第二百三十七章 来历

这个月来,他一直在观察这两个儿子的表现。到现在,没有一个人到他这里来认错。都把朝廷文武大臣想成吃粮,不管事的,怎么放心把这天下交到他手上?

太子府一群幕僚聚在太子身边,刚才传来消息说路心明和候坤去御书房面圣了,太子急得把幕僚召集起来,让大家想办法。

崔先生道:“殿下,不要急,事情没有清楚之前,我们先不要乱动。殿下做什么照常做什么,也不变应万变。我们不能还不知道结果就自乱了阵脚。”大家出发点为头附和。

太子这一次难得听先生们的话,只能等着明天早朝的结果。崔先生道:“这事先放放,不用太担心,殿试刚过几天,这些天吏部要对新科的举子们进行考核,王相府的王晋是这一科的状元,江南楼家长公子楼名宇是榜眼,蜀中黄家黄瑞松是探花,这三人若是考核后都在翰林院任职,就要好好把几人笼络过来,这科的举子,他日殿下上大位时,都会是殿下的肱骨之臣,我们要多加关注。若是王晋能被任到翰林院,那就最好了,有王晋在,王相定会站在殿下这边,有孙相和王相力挺相助,接下的就不怕四爷那里出招了,而赵相那里,构不成威胁,贤妃多少年不待见赵相,赵相对三爷不会有多大的助力。”

太子道:“那王晋若是去外任官呢?”冯先生道:“王晋外任的机率很小,王相府刚和贺国公府订了亲,九月相府迎娶贺家大小姐,这样看了,相府没有打算让王晋外任,现在就看是到翰林院还是的秘书省了。当然,最好是翰林院,现在殿下在翰林院,能在一起共事,那样情份会深几分。”

太子问:“现在老四那边有什么动静?”刘先生道:“四皇子现在也盯着这科举子,前两天还在聚云斋宴请京城几家中榜的子弟,娄尚书家嫡子娄子义取得二甲第五的好成绩,娄子义以同科之名宴请留在京中的中榜学子,据说在聚云斋办了好几桌,四皇子以姐夫的身份去庆贺,顺带给中奖举子以祝贺。”

太子道:“动作到是快得很呀。”崔先生道:“到不急这一时,能中举的这些学子,都是有几分思量的,不会因为一次宴请就投过去,这些人都是审时度势的人精。与其这样广撒网,还不如等位置定下来后,逐一笼络。”

太子点点头道:“崔先生分析得有理,我们且观望,等定下再想办法。”太子想想,蜀中黄家?太子转头问:“蜀中黄家和京中那家有渊源?”

刘先生说:“蜀中黄家,是蜀中太守黄光宗家,黄光宗和刑部尚书黄光明是一支,二人是堂兄弟,当时二黄都是大儒王玉祥的门生,太上皇时期,一场科举中,王大儒的门生中榜占十二人,其中一甲三人都是王的门生,分别是陈润景,黄光明和黄光宗,黄家也因一科兄弟二人高中一甲而传为京城传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