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 121 章 医学与生命5(第3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科学院的颁奖嘉宾郑重地宣布获奖者,以及她的重大贡献:

“她发现了青蒿素,该药品可以有效降低疟疾患者的死亡率!为全世界的疟疾患者带来了巨大的福音!”

屠呦呦站在讲台上,举起奖杯,说起自己提取青蒿素的灵感:“青蒿素是中国献给世界的礼物……”

屠呦呦接受采访,详细介绍起中医药的灵感来源,正是葛洪的《肘后备急方》。

“青蒿一握,以水二生渍,绞取汁,尽服之。”

屠呦呦注意到了使用青蒿不用煎煮,从青蒿中提取了青蒿素,制成了高效

、速效、低毒的新型抗疟药。

【此外,《肘后备急方》中还提到,在被狂犬咬伤之后,把狂犬杀掉,取其脑组织敷在伤口上,以预防狂犬病发作。

虽然看起来粗糙原始,操作和实际效果有些问题,但是已经有了免疫思想的萌芽。】

【到19世纪,法国生物学家巴斯德,在狂犬脑中发现了狂犬病毒,经过分离、培养、制成了狂犬疫苗。】

天幕先放出狂犬病和被咬后的症状,然后放出了《肘后备急方》里的相关药方,突然画面分割,在另一边,就是穿着白大褂的生物学家在实验室里提取病毒,在玻璃器皿里研制狂犬疫苗。

不是所有狗咬了之后都会传染狂犬病,但是在现代已经有了成熟的狂犬疫苗的情况下,只要及时打疫苗,可以免除绝大部分的狂犬病。

虽然狂犬疫苗是现代生物学家巴斯德发明的,葛洪也有了原始的免疫思想,后来还启发了人痘。

“看来不应该直接用。()”

葛洪发现,无论是青蒿素还是狂犬疫苗,都不是直接全部使用,是从青蒿里提取青蒿素,从狂犬脑子里提取狂犬病毒。

可惜这些器材我们似乎没有这个条件。()”他的妻子,同样也是名医的鲍姑摸了摸下巴,“不知道炼丹炉可不可以提炼?后世不是还有炼丹炉手搓什么实验吗?”

“还有白磷,也是用尿液烧出来的,炼丹炉其实有其他作用,只是我们只知道往嘴里吃。”

说到这里,两夫妻一起笑了。

是啊,就像天幕说得,明明他们已经发现了那么多有用的矿物质和药材,怎么只顾着揉成团往嘴里塞了?

应该提取精华,多找一些使用途径。

最后,鲍姑一句话拍板:“先看看,没准这次会放出一些器皿我们也可以做。”

【《肘后备急方》中描述了沙虱病,记录它混在草丛中和水中,人们用混了沙虱虫卵的水洗澡,或者从草丛经过,就会被虫卵钻到皮里,可以用针把虫子挑出来。】

【沙虱病是远东特有的地方性传染病,20世纪,美国学者立克次发现了恙虫病病原体,以自己的名字命名,继而制出疫苗来预防恙虫病。1930年,日本学者才证明,它是由东方立克次体引起的恙虫病,恙虫幼虫就是沙虱,是该病的传染媒介。】

【此时,已经晚于葛洪1500多年。】

【此外,《肘后备急方》中还记载了天花的来源,关于天花是如何流入华夏以及流行,证明了天花是从西方向东方流传过来的,因为首先是在南阳俘虏中发现,也叫做“虏疮”。】

葛洪被夸得笑嘻嘻,也让东晋的权贵非常心动。

这么厉害,不如抢回来为自己服务?

但是刚一提议就被谋士给驳回了,理由是正因为葛洪名气太大,真要恶性抢夺,就得沦落到跟杀华佗的曹操一样的名声。

权贵:“不不不,我们不想被天下名医和后世子孙骂,还是罢了吧!”

()曹操:“…………”

【虽然现代总是怀疑华夏古代的外科,但是魏晋南北时,除了华佗,还有明显的病例记载了华夏其他的外科手术,甚至有了堪比现代整形外科的水平,比如已经有了成熟的修补唇裂技术。】

晋朝时期,有一位天生唇裂的文士,名叫魏咏之。

因为天生唇裂,非常影响形象,在讲究名士风流的魏晋,在连男人都要敷粉的魏晋,魏咏之的形象因为自己的唇裂可谓是非常受到影响,连婚约都很难定下。

他为之苦恼时,一位友人向他建议:“听说荆州刺史殷仲堪府上的府医会治疗唇裂,你不如去试试。”

魏咏之没有办法,为了自己的前程,也为了自己的婚事,不辞劳苦去荆州找人。

他备了厚礼,去拜访荆州刺史殷仲堪,开门见山地请求道:“我听闻您手下有名医能治疗唇裂,特意来求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