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6章(第2页)
研究所实验室内,几人严阵以待,看着苏月按下开关,一秒、两秒、三秒,指示灯一一亮起……
足足过了一分钟,仍然运行正常。
苏月眨了眨眼睛,又眨了眨眼睛。
好一会儿,才听见一道声音:“这是……合格了?”
“合格了!”苏月重重点头,“合格了!通过了!”
完全符合标准!
庄宇突然道:“你们知道吗?我国的第一台电视机研究时,很多研究人员甚至连电视机都没有见过,更不要说学过相关知识。凭借着从苏国进口的样机,成千上万的零部件,一个一个试制,最终研制出了我国的第一台电视机。”
其他三人静静听着,想到时至今日的电视机产业,又想到进入千家万户的电视机,心中百感交集。
和前辈们相比,他们要幸运得多。
有前辈们开辟出了这条道路,有研究所的长辈们从旁支持,还有像汤老师傅、潘师傅这样的一线工人给予帮助。
他们能按计划一步步走下去,不是他们多厉害,是凝结了许多人的心血,只是经由他们的手呈现出来罢了。
在给家里人打电话时,苏月提到了加工零部件的事,她和她爸道:“你是没有看见,潘师傅带我们去找汤老师傅的时候,老人家正在看人家下棋,手里端着一个搪瓷缸,一边看,一边喝茶,颤颤巍巍,我都怕他把茶撒了。”
“可是当他拿到工具,整个人都不一样了,就像那种……”苏月努力想了个合适的比喻,“就像扫地僧,前一秒拿着大笤帚扫地,后一秒唰唰唰,瞬间变身宗师级人物!”
苏长河听着他闺女激动的声音,笑道:“是吗?首都机械厂是吧?汤老师傅帮了你们这么大忙,回头我替你送点东西过去?比照着潘师傅来?”
“嗯……汤老师傅年纪大了,得换一些适合老年人吃的用的……”
苏月说着说着又叹气:“爸,虽然汤老师傅很厉害,但是看着他们拿着工具,一点一点,全靠人工制造,我心里还是挺不好受的。”
“就像以前抗战时期,咱们的武器装备比不过人家,只能靠人命填……现在在这方面,我们的技术跟不上人家,许多东西还是只能靠人力……”
就好比一些高精密零件,他们可能需要像汤老师傅、潘师傅这样的高级工人好几天甚至好几个月的工作,才能做出来。
可是在国外,也许只是一个数控机床一天的工作量。
和国外对比,真的会觉得心里堵得慌。
电话那边,苏长河暗暗在心里叹了一口气,以前总想着闺女有他,啥事他这个当爹的都能替她解决。现在发现,闺女成长得太快,她思考的问题,他这个当爹的都没办法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