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5章(第2页)
只有张博远惆怅道:“行吧,就我一个是老学长,名副其实!”
谁叫他年纪最大呢?
大家伙哈哈笑,苏月也捧着杯汽水笑开。
前有电视报纸扬名,后有学校招生办与清大争抢,外加学校的学长学姐们都是她的叔叔阿姨。
苏月可谓是头戴光环,一入校就收获了众人眼光,同一届的同学没有不认识她的,就算刚开始有,过两天也在知情人的科普下知道了。
苏月不止一次听到有人发出这样的话:“啊,原来她就是苏月!”,对此她很想说,“你们要看就看,不要假装在看书好不好?书都拿倒了亲!”
作为一个名人,苏月被很多人盯着,有些是无意识,有些是有意识。不管是哪种,大家都很好奇:这个打破竞赛历史记录获得两块金牌的苏月同学上了大学会有什么作为?
然而,苏月只是老老实实上学,认认真真听课,虽然她的课堂表现也很优秀,但是这种优秀和她入学的光环相比,就显得普通了许多。
有点像大家等着你发威,结果你就溅起个小水花,能不让人失望吗?
有人表示理解,刚进大学,大家不都忙着接受新知识嘛。
但也有人看笑话,能考上京大的,谁不是天之骄子?不是所有人都服气苏月。
大家都进了京大,谁比谁差?况且苏月是凭保送进来的,而他们是正儿八经考进来的,论单科她可能比他们优秀,论整体素质,谁厉害还不一定呢?
就有人私下里发表评价:“小时了了,大未必佳,仲永小时候还是个天才呢!”
说这话的人忘了,严格意义上,苏月现在还算是小时。
有人不知道出于什么目的,把这话传到了苏月耳朵里,化学系的学生都在等着,看她有什么反应。
苏月的反应就是没有反应,难道她还要为了这一句评价,去跟人家争辩?
这种争辩有啥意义?有那功夫,她还不如给三中的辅导资料事业牵线搭桥,这才是她答应梁校长的正事。
自习课下课,苏月问班里同学:“你们想不想出题?”
出题?
昂,没错,咱们可是化学系的大学生,出点高中生做的习题,应该不难吧?
按题量给予补贴哦,可以自给自足,减轻上学生活压力,同时还能巩固基础知识,提升思维能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