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46章(第1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这两人这么一而再再而三地找上门,可见所求甚大,肯定不会那么轻易放弃,这次被他骂跑了,下回说不定还来。

到时候他远在京城,又不能找个滴滴代骂。

还是一次性解决了吧。

苏长河打听了一番,这两人巴巴地跑回来认爹认爷爷,果然是另有原因。

严建民已经大三了,崇洋媚外,一心想去国外留学,可惜他的成绩不够好,达不到公费留学的资格,便打起了自费的主意。

自费留学,学费、生活费,花费不小,严家虽然有点小钱,但想支撑起儿子几年的花费,肯定是不够的。

严悯农当年主动站出来批斗亲生父亲,在那个年月过得还不错,但后来平反后,就不行了。要不是他胆子小,没敢光明正大害人,只怕他就不是调职,而是被清算。

严悯农没办法,就想起了被他抛弃的老父母。其实当初严教授夫妻俩恢复工作,严悯农就想把爹妈认回来。

可惜严教授夫妻俩被伤透了心,咬口就是不答应。

严悯农在外面还是要脸的,被爹妈几次拒绝,也不来讨没趣儿。

他心里想着,爹妈只有他一个儿子,现在不认他,将来迟早得认他,不管是钱还是房子,不还是他的?

直到苏长河他们的出现,老两口待他们如子侄,严悯农就有点坐不住了,后来苏长河他们去京城上学,不怎么过来,严悯农又安心了。

再之后就是这次,严建民想出国,不仅需要严教授夫妻俩的资金支持,还需要严教授的人脉。

简而言之,就是希望老两口出钱出力,把人供出国,而他们就勉为其难回来伏低做小,当几天孝子贤孙。

天下哪有这样的好事?苏长河想到查到的事,差点没乐了。

他对这两人没有一丝半点好感,尤其是严悯农,身为严教授夫妻俩的独子,当年怎么说也是被疼爱着长大的,结果呢?

人家外人还没批斗,你一个当儿子的,先跳出来,说“我证明,我老子就是有这种思想”。

你他喵的,当年是把胎儿扔了,才把你养大的吧?

苏长河给他俩好好安排了一番。

这次的“消失的录取通知书”事件给教育系统带来了挺大的压力,前几天,苏长河和楚处长通电话,还谈起该如何避免类似事件的发生。

当时,苏长河提了两点建议,一是报道除了带上录取通知书,还可以再加上一副由当地基层单位出具的证明,让当地基层干部签字盖章,倒逼当地干部监督这种事情。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