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2章(第1页)
“不是说让父母再学一遍中学课本,孩子学习的时候,咱们是不是也能提升提升自己的工作技能?别孩子在一边学习,自己在这边小酒喝着,花生米吃着,还说什么‘赶紧写,上回才考多少分?怎么学的?’”
“大家想想,这不跟地主监督长工一样吗?那孩子心里能服气吗?”
苏长河又说其次、再次、最后,反正他说得非常痛快,家长们乍一听他的话,总觉得有点奇怪,和以往的认知不大一样,可仔细一想,好像也挺有道理。
苏长河:能没道理吗?他这可是搜肠刮肚的教育经验,都是上辈子开家长会学的。
而对于学生们,苏长河的这一场分享,直接上升为他们心里最好的家长。
这之后,有家长指着他们骂:“你看看人家孩子……”
他们也能回一句:“那你看看人家家长……”
第134章辅导班
分享大会结束,于老师把苏月和姚稷留了下来。
“您是说想要我们之前做过的题?”
于老师点点头:“是的,学校里那些题目基本上都是老师们出的,想让大家多练习练习,也没有习题,想着你们做过的习题多,能不能借给班里同学也写写?”
“借是能借,不过老师,我们做的那些题目可能不太合适。”苏月说道,“我们做的多是些偏题、难题,大家应该更需要基础的题目。”
虽然三中的师生都不愿意承认,但事实上,三中学生的水平确实不太好,和四大名校相差甚远。
有一次,梁校长弄回来一套四大名校的期中试卷,让他们也考一次,结果像数学、物理几门学科,年级的平均分竟然都没及格。
于老师叹气:“这不是没办法吗?”
不止他们,其实大部分学校都没有足够的习题,基本上都是学校自己想办法。所以,有的好学校出的试卷,都藏着掖着,不让传出去。
于老师很认同多做题这个学习方法,也想让学生们趁着暑假,多做做,但弄不到习题资料呀。
苏月眨巴眨巴眼:“老师,要不然这样,等我们整理出一套基础题,再给你。”
于老师眼前一亮:“行啊!”
苏月从小到大,做过的习题无数,看过的更多,让她整理出几本习题,可以说是非常简单。
但是吧,就算是抄写,也是很累的。
苏月干脆把同学薅来了,萧丛云跟他爸回老家还没回来,姚稷还在京城,他算一个。还有她的同班同学白曼曼、池余,以及他们班班长乔蕊、学习委员熊凯乐。
加上她自己,总共六个人,大家的“工作”地点就在盛世院子,那里有会议室,地方够大,平时也不用,正好借给他们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