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9章(第1页)
姚稷的稿子,苏月先帮他审核了一遍,因为这货的学习经验不适合一般人,他拿出的最初版本的学习经验就两点,一个是看,另一个是算。
苏月问他具体指啥,他说比如这道题不会做,多看几遍就会了。
就……离谱!
不会做的题目,光看,一般人看一百遍也不会啊。
苏月他要是按他的初稿分享,梁校长能一口老血喷出来,后来苏月给他总结了几点:
第一、课前预习,课后复习;
第二、梳理知识脉络,构建思维导图;
第三、语文和英语等学科重在平时积累;
第四、题海战术,针对性练习;
第五、保持良好心态。
这几条都是上辈子苏月的老师们常常提起的,虽然有些老生常谈,但资深老师总结的,肯定管用。
而苏月自己的故事,就由她自己编……咳咳不,应该是创作,在事实的基础上,进行一些艺术创作。
讲故事嘛,艺术创作是很有必要的。
苏月眨了眨眼,毫不心虚道:“放心,准备好了!”
他俩在这儿说话,苏长河和姚稷的家长也交流上了,出乎意料,姚稷的家长竟然还是个熟人!
“姚书记?”苏长河第一反应看向姚稷,又转头看回姚书记,难道他猜错年纪了?姚书记不是二十多岁?
要不然怎么生出十几岁的儿子的?
姚书记大概看出了他的惊讶,自我介绍道:“苏同志,你好,我是姚稷的大哥姚政。”
还解释了一句:“小稷是我父母的老来得子。”
姚政也觉得巧,他也没想到他弟那个小同桌的父亲就是他任职的淮宁县那个做事很有想法的苏长河同志。
姚政前两年才转到下面任职,才接手,工作忙,第一年过年都没回来,第二年倒是回来了,那时候苏家人正好回前进大队过年了。
两方就这么岔开了,从来没在京城碰到过。
他倒是没少在他爷爷嘴里听到他弟那个小同桌的名字,说什么他弟交上朋友了,跟人家朋友一起出去玩了,还一起发明了什么电动车,又说那个小姑娘比他弟还聪明,两人一块儿去国参加国际比赛了。
姚政听了满耳朵他弟和他朋友的事,上一次回来,他还开玩笑,说:“爷爷,你不会是想让人小姑娘给小稷当童养媳吧?”
他爷爷当时还没说话,小稷气得“噔噔噔”跑上楼,还不跟他说话了。
这臭小子。
也是那一次,他才知道原来他弟的小同桌的亲爹他竟然认识,就是在生产队办加工厂,带领乡亲们过上好日子的苏长河。
要不是提前知道,今天见到苏长河,他也得惊讶,难道真是有其父必有其女?当爹的有本事,闺女也这么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