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第2页)
“原来是她呀!”
“没错,就是她。”
秦教授看着笑眯眯喝汽水的小姑娘,还没他家外孙女大呢,老严给她寄的都是些什么书?《高等数学》、《基础有机化学》、《机械制造原理》、《高等物理化学》?
秦教授看着苏月的眼神有些惊异。
“严教授给你寄的书,你能看懂吗?”
“不怎么能……”
秦教授莫名松了口气,严教授却道:“那是因为她没正式上过学,她只是把书本都记在脑子里。”
对上秦教授的眼神,严教授肯定了他的猜测,语气颇有几分自得,“没错,月月过目不忘。”
秦教授:嘶,这熟悉的令人羡慕嫉妒恨的能力。
苏月默默扒饭,其实并没有没上过学。
严教授今天请秦教授来吃饭,也是有目的的,他说道:“老秦,我记得你有个学长在京大教化学吧?月月对化学也很感兴趣,以后同在京城,有问题,也可以指点指点嘛。”
秦教授那个学长就是记忆力非常好,虽然不到过目不忘的程度,但在求学生涯里,也给秦教授留下了深刻的阴影。
饭后,严教授把写了两个电话号码的纸条交给苏长河,一个是从秦教授那里薅来的,他的学长,如今京大化学院的院长闻道生教授,另一个是第三中学的梁文玉校长。
严教授道:“月月学习上有什么疑问,就去找闻教授,反正老秦也会和他打招呼,不管是不是化学问题,只管去问,京大那么多人呢,闻教授不知道,还有其他人。”
严教授打的就是薅一个带一群的主意,苏长河忍笑,“好好好。”
“至于梁文玉,他是我多年好友,跟他就更不用客气了,你们到京城,就去找他,他不是那么循规蹈矩的人,月月年纪虽然小,但只要达到他的要求,他就会让月月入学。”严教授吐槽了句,“有个天才给他打响学校知名度,便宜他了。”
最后,严教授拍拍苏长河和马蕙兰的肩膀,“未来是属于你们的,好好学习,不负韶华,不负祖国。”
拜访过严教授,苏长河他们就出发北上了。从沪市到京城的火车要二十多个小时,他们头一天上午从沪市出发,第二天下午才到京城。
京城和沪市是两座风格迥异的城市,沪市摩登时尚,即使是在这个年代,沪市的风尚风物,传到很多地方,也代表着一种时髦。而提到京城,人们首先想到的是它厚重的历史和作为首都具有的特殊的政治意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