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四章 建设常山国三江加更212(第4页)
常山国一时间,名声大噪。
受到乌桓、鲜卑威胁的中山国、代郡,受到黑山军威胁的赵国,这些郡国有不少流民流入常山国。
邺城,张郃讨伐黑山军归来,向冀州刺史王芬复命,同时向王芬请辞。
王芬听说张郃打算另谋出路,怒不可遏。
州别驾沮授去常山国担任元氏县县令也就罢了,现在军司马张郃也要离他而去。
“俊乂你当真去为徐子云效力?”
“郃意已决。”
张郃确实经过了深思熟虑。
徐天的官职虽然不如王芬,但身边文有萧何、沮授,武有赵云、张辽、鞠义、周仓等人,前途不可限量。
王芬大怒,甩袖道:“走,你们都走!”
“末将告辞。”
张郃既然选择了另一条路,与王芬决裂,已不可避免。
张郃离开。
“这……”
许攸本来打算劝说张郃留下,结果王芬这倔脾气,把张郃也赶走了,没有回旋的余地。
“沮授、张郃不能与我们成大事。沛国人周旌、冀州诸多豪杰已与我联络,只需怂恿天子北巡河间国旧宅,我们便可动手,废除天子,改立合肥侯为帝。”
王芬开始布局刺杀汉灵帝刘宏。
汉灵帝是河间孝王刘开之后,汉桓帝刘志驾崩,桓帝无子,窦氏外戚立刘宏继承大统。
因此,河间国是汉灵帝的故乡,有时候汉灵帝会北巡故宅。
王芬因为参与镇压黄巾军、黑山军,已经控制了冀州部分兵权。
北军五校、三河骑兵又被汉灵帝调去镇压西凉叛军。
只要汉灵帝敢来冀州,王芬就有信心发动兵变,废汉灵帝,立合肥侯,权倾朝野。
汉灵帝算不上一位明君,在位期间出击鲜卑失败,汉军损兵折将,农民起义不断爆发,天灾人祸,外忧内患,又宠信宦官、卖官鬻爵、设立州牧,加剧诸侯割据的局面。
诸葛亮有言:“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说明刘备对汉桓帝、汉灵帝痛心疾首。
出任冀州刺史的王芬见识黄巾起义的破坏,产生了谋反之心。
许攸是他的支持者之一。
许攸说道:“我之故友曹孟德,于东郡担任太守。东郡与魏郡,仅有一河之隔,若得他相助,更添一分把握。”,!
,沦陷的县城也被汉军收复,黑山军全面龟缩至太行山的群山之中。
当务之急,是安置收编的黑山军。
整个常山国,归顺的黑山军携家带口,恐怕有几百万人。
常山国十一县,人口数千万,可以视为国中之国,毕竟《天下》的面积太大,出兵都要依靠传送阵。
徐天把黑山军和他们的家眷,拆散至常山国十一县安置,以免他们相互勾结,再次响应张燕。
在拆散黑山军俘虏之前,徐天从黑山军俘虏之中,挑选出三十万青壮,转职为冀州军。
黑山军长枪兵转职为冀州长枪兵,面板也有些许变化。
黑山军在黑山军武将麾下,比在汉军武将麾下,可以发挥更强大的战斗力,因为黑山军武将一般拥有提升黑山军属性的特性。
汉军武将没有提升黑山军兵种的军团特性,所以需要将黑山军转职为冀州军。
收编三十万黑山军精锐,让徐天足以弥补讨伐张燕的兵力损失。
至于战败的张燕就没有那么幸运了,不但势力收缩,损失人口,而且没有地方补充损失的兵力,只能退至黑山,舔舐自己的伤口,休养生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