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715章 空前绝后的抵押物(第3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韩琦的分析得到了大家的赞同。

“他们宁可去放高利贷,宁可去兼并土地,也不会支持新政一文钱。”

这是一场战斗。

双方约定了不死不休。

赵曙冷笑道:“钱庄的利息朕记得是一分吧?”

“是,存钱是一分。”

“那么商人们可会动心?”

“会。”沈安很坚定的道:“但臣并未指望商人。”

“不指望商人,还能指望谁?”

赵曙摆手,“去试试吧。”

沈安告退。

等他走后,赵曙含笑道:“沈安此举你等可知最大的好处是什么?”

韩琦说道:“谁借了钱给朝中,谁就是北伐和新政的支持者,这便是拉拢。”

赵曙点头,满意的道:“这一手很出色,商人们支持新政,他们会影响许多人。”

商人长袖善舞,可以作为媒介去影响无数人。

这是赵曙的感悟。

“他们反对北伐,为何?不过是担心北伐大胜,随后新政会挟势出击罢了。”赵曙这段时日琢磨了许久,把这些事情琢磨的很是透彻。

“文彦博没动,枢密院依旧井井有条,这是知道大局的。”赵曙对文彦博显然多了好感。

在这等时候,不管你的立场是什么,配合是第一选择。

这就是区分名臣和庸官的最佳方法。

比如说上蹿下跳,鼓动许多人弹劾韩绛,反对北伐的吕诲,这就是庸官。

“有的人反对新政,却心中有大宋。有的人反对新政,心中有的只是自己的那些好处,高下立判。”

这一段话被记录了下来,韩琦见了不禁心中舒爽。

好啊!

等以后修史时,这段话一写上去,旧党的地位就被定下来了。

不顾大局!

私心作祟。

嗬嗬嗬!

韩琦忍不住笑了起来,声音有些沙哑。

“韩卿这是伤风了?”赵曙吩咐道:“晚些让御医看看。”

“多谢陛下。”

这是恩宠,韩琦洋洋得意。

众人出了大殿,富弼说道:“两分利息并不足以让所有商人动心。商人……越有钱的商人,越是靠不住。”

大宋重商,但对商人的戒备依旧延续了汉唐的习惯。

“是要小心些。大多商人都不错,但豪商……要注意这些人。沈安说豪商无国,老夫深以为然。”韩琦认真的道。

沈安已经到了三司,在和韩绛谈话。

“借贷之事如何操作?”

沈安出手,韩绛如蒙大赦。

“某来此是报备。”沈安递上一张纸,“韩相可看看,若是同意……”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