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6章 一个小孩子哪来的腰求订阅(第3页)
鼓曲就一个场子。
不同相声,好几个小剧场,能到处周转的演。
所以安排演出方面,得好好的研究。
关键令人无语的是,齐云成因为才回来不长时间,对于一些孩子不了解。
所以得问问他们专门的指导老师,比如名单上的谁谁谁,会多少段,学的怎么样,您觉得可以不可以排之类。
问完了这位,还要问哪位。
就一个上午。
齐云成的电话打不少,全部在处理,虽然师娘王蕙说她可以来处理。
她要比孩子了解,更经常去鼓曲学校了解,排场子更快。
但他坚持自己来排,要不然不可能一直不了解吧?
孩子就这么些孩子,你不了解以后还怎么弄,怎么说自己是经理。
同时也有兴趣了解,想知道到底学的怎么样。
昨天汇演无非只是展露一首他们个人熟悉的鼓曲。
而电话一打,宛如家访一般,老先生不断的给齐云成这位“老师”说事情。
比如这位唱的好,这位嗓子不错,那位弹弦弹的不错,甚至一家子都是干这个的之类。
或者说有几位勉强差点,需要多盯盯,现在不着急上场。
总之优点缺点都做一个大概认识。
确定完后,吃了午饭。
一下午,齐云成才把到时候周五的节目单排出来,并向着微薄公布。
【昨日学生们汇演圆满成功,感谢各位的支持和老师的教导!三月一日!星期五,学生们将在鼓曲社第一次尝试实习演出,还请各位朋友多多支持。
以下是下周的节目单。】
少有的齐云成发了一次微薄,同时把礼拜五以及礼拜六礼拜天的演出都放了出来。
一放,响应的人很多。
传统文化,现在有很多人支持,因为华夏的文化,且天津曲艺窝子外加德芸社的宣传,知道的越来越多。
但是宋軼看着老公累的,为了节目还有那些孩子们,今天一天时间都忙没了。
主动过去乖巧的捏捏肩膀,捏捏腿什么的。
“老公,很忙啊?”
“是忙!不过收获很大,没想到两年来学生们学习的不错,有出类拔萃的。
刚才跟文爱云先生打电话的时候,说的最多,并且后天还要参加师娘说的什么幸福来敲门,没去过,不知道到底要去干嘛。”
“跟幸福三重奏差不多吗?”
“差远了。”齐云成放下手里的手机,一头靠在沙发上,放松神经,“好像一访谈节目,耽误不了多久,只是我在想鼓曲现在忙得热火朝天了,但同样是一个小圈子里的热闹。
怎么才能让更多人知道咱们曲艺!咱们相声、评书、鼓曲之类的好。
我有心想把那些每天到处玩的年轻人给吸引过来,到底现在年轻人才是主流,上了年纪的人们,他们只是守着曲艺的最后一波观众罢了。
并且年轻人关注了,未来曲艺才会有更多的学。
别说曲艺,就是一些非遗文化,也需要靠年轻人传承不是么?”
“哇!”
宋軼坐在老公身边惊讶的张张嘴,“你的想法太厉害了,这样可难了吧。”
“如果我只是一个没名气的演员,那难于上青天,但现在不一样,我有点人气,我有点带动力。
那么我就有责任去带动喜欢我的那些人,从而去喜欢上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