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6章 十年前徒以师为荣十年后师以徒为荣求订阅(第4页)
问一言答一声!
一见娇儿泪满腮!
另外就是海燕老师的唱段,程派的唱腔,把太后表演的十分沉稳大气。
是李盛素专门从二团喊来,一起带带这群孩子。
等一场大戏看完。
时间已经是两个小时后的晚上九点多,接近十点。
这两个小时里,家里的人几乎都没怎么动过,就是看戏听戏,不知道多么爽快。
石付宽更是对孩子赞不绝口,韵味、嗓子都是好。
不过旁边的于迁也是发现了一点,那就是这一场戏里年轻演员比较多,这不是坏事反而是好事,演员能年轻化,说明以后会更好。
于是开口。
「以后孩子要是多元化的发展其实也不是不可以,他多少是有条件的,甚至还能为戏曲出一把力气。」
郭得刚听到这话自然开心,但是对自己徒弟没有这方面的想法,于是说出自己的理解来。
「上天有一门能照顾孩子就算是不容易,我也不期望他能做的多好。如果是自己喜欢,那就去学,学的是好是坏都是他自己的造化。
也不求他能在曲艺行业做到什么过高的程度,他在他学习的过程当中觉得有意义,觉得开心就算是不白活一辈子。」
「这是好话。」
石付宽在旁边很肯定得刚的想法,并再说一句,「现在他戏曲、相声都在学吧,京韵大鼓那方面我看也不一定非要找其他老师。
有小惠儿教就够了。」
一直默不作声的王惠忽然被提起,有点猝不及防,「叔,我都多少年不登台,大鼓方面早生疏了。
另外我一直在请师父帮忙,最近倒是有老先生知道云成,还想过年去拜访拜访。」
石付宽摇摇头,脑海浮现刚才孩子表演的模样,「相声、戏曲、大鼓还有评书,我见孩子都来过。
其中有很瓷实的,也有稍微生疏一点的。
但毫无疑问孩子在上面都有兴趣和在学。
这些方面找老师固然好,能帮助他成长和进步。
可孩子这种劲头就真的未必需要专门去拜师学习,现在他不也是学得好好的?沉淀几年,有先生看上了会收的。
你们就别操心这。」
郭得刚和王惠两个互相对看了一眼,明白叔的意思,说白了孩子现在学习状态很好,不需要他们过多寻找或者添加什么。
同时也别让他们在学习的方面多插手找老师,一切东西就要自己来掌握和思考。
毕竟石付宽也时不时的从于迁那听到一些事情,比如剧场或者什么资源都是郭得刚来弄,亲力亲为,很不容易。
以前是需要,现在是真不需要了。
郭得刚听着话语不断点头,「最近我们也是这个想法,别看才一两年,可孩子变化很大,能自己独挡一面。」
「嗯!等个五年!」石付宽越说心情越有点激动,伸出一只手来,「五年之后,孩子的能力绝对是曲艺界同龄人中够不到的。
他有这个实力。
我来打保证!
」
忽的一下,于迁儿在旁边乐了,显然是自己师父今天听一段戏曲听美了,要不然不会这么康慨激昂。
当然他老人家说的也对,云成打小来就勤奋,有这份心,他就不会比别人差。
不过也不能多留,看完戏曲几个人便准备离开。
只是在要走的时候,郭得刚忽然叫住了侯镇,「侯爷,我托您给我帮个忙。小岳之后有一个专场,到时候云成去助演,但是量活的话,想请您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