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 对相声剧的修改意见求订阅(第2页)
清代、民国、解放后的时代,八十年代以及现在!
“怎么样?爷们?这几个时代你有什么了解的没。”
听见大爷声音,齐云成肯定不敢说大话,毕竟哪怕两世为人,他也没有接触过前面几个时代。
甚至八十年代他都不太了解。
因为那时候都没出生,毕竟他和宋轶差不多的岁数,都是八九年左右的。
所以完全不敢做这方面的评价。
“大爷,您再等我一会儿,我看看。”
“行嘞,你看吧!我给你倒杯水!”
“不用,大爷,这还麻烦您。”
“没事,顺手的,你安心看就成。”
从客厅沙发上起身,于迁走到一旁饮水机倒了一杯水,齐云成自然是赶紧起身来去接。
然后低头坐下专心致志的去看。
不专心也不可能,毕竟这可关系到时候的演出效果。
而再过了一段时间。
齐云成看懂了所有的东西,然后开口一声,“大爷,您和我师父的出场是在清末那时候多点对吧?”
“对!我们也比较适合那时候出场,所以安排了不少老段子和剧场。至于之后的,我就没安排了。
毕竟我们两个人这么大岁数瞎参和就不太好了。
尤其是八十年代出现新型事物的时候,我就让烧饼、小四他们露面。
我估计他们可爱玩这些了。
喇叭裤、大收音机、跳舞蹦迪什么的。”
“是,我也能猜到。”
齐云成点点头,可再问了一下自己的疑惑,“那八十年代之前的解放时期呢?您和师父也是不出场是吗?”
这个时期是红旗招展的时代,所有人都被一个伟人而影响着,而相声自然也是在这一股风气当中被大净化。
不大改不行,因为市井文化上不了台面。
然后就去掉了很多糟粕。
而这一批人当中,侯宝临大师可谓是代表,很多作品都上了大礼堂表演。
同时也是非常符合这个时代的发展,并且大师就是大师,每一段相声改编之后都是经典。
所以齐云成不得不过问一下这里。
“是啊爷们,你有什么想法?”于迁活了这么多年,怎么可能听不出孩子的其他意思,于是立刻问一声。
“是有点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