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1兵变(第11页)
席书说道:“本官是王二郎的老师。”
“呵,那敢情好!”
“席总制,刚才咱们有眼不识泰山,这杯我向你赔罪!”
“席总制且放心,我等必然约束士卒,只等着朝廷发落,任杀任罚,没有二话!”
“……”
屁的任杀任罚,若朝廷真打算杀掉一批带头者,眼前这帮军官必然真的造反。
席书稳住这帮兵变头子之后,立即写信告之朝廷实情。他这封信,都被兵变头子仔细检查,没有问题才能安全送出城。
真的只是招抚,不做任何处罚?
怎么可能!
大同闹这么一出,王渊正好安插武进士、武举人。相关责任人,暂时肯定不能严肃处理,但再过一两年就可秋后算账了。
当然,那个中饱私囊的镇守太监,不管现在已经调任何处,王渊都会追查到底!
这次酿成兵变的罪魁祸首,也会逐一查处,顺便清理军田,安插流职武将。
席书暂时可以不用回京了,户部尚书也可以让给杨廷和的人,抓住良机整顿大同边镇才是重中之重!,!
第二,不得抢掠官仓;其三,不得杀人放火。
真是活见鬼了,这些兵变士卒,居然变得纪律严明。他们在朱振的统帅下,沿途攻打逃散的乱军,收编无数逃亡士卒,所过之处竟秋毫无犯。
席书前往平乱的半路上,朱振已经占据半个大同边镇,把大同治理得井井有条,然后主动请求朝廷招抚。
席书接到朱振的奏疏,一边派人发回北京,一边舍弃随从独自赶路。
奏疏还没到京,席书已经策马狂奔,冒雪来到大同城外。
下马换上官服,席书大喊:“三边总督席书,奉皇命前来平乱,尔等还不快快开城投降!”
城内士卒哗然,连忙去禀报朱振。
不多时,朱振亲自出城迎接:“罪臣朱振,叩见席总制!”
席书质问道:“兵变士卒,可都约束好了?”
朱振说道:“大同兵戈已息,军士秋毫无犯,只求朝廷宽恕罪责。”
席书说道:“朝廷是否宽恕,自有大臣商议。”
朱振惊讶道:“席总制没带来招抚皇命吗?”
“暂无,”席书说道,“我随你进城便是,且详细说说兵变首尾。”
朱振就这样陪着席书进城,把兵变经过细说一番。
进城之后,朱振再问:“席总制,朝廷可愿招抚士卒?”
席书微笑道:“你好生约束士卒,我自会如实禀报。”
朱振更没底了,他对席书也不了解,只知道这位在陕西赈过灾,还在陕西镇压过饥民起义。
当晚,朱振设宴款待,兵变军官也来参加。
朱振的情况非常尴尬,他虽然占领了半个大同边镇,可却不能完全控制麾下士卒。他说自己可以请求朝廷招抚,那些兵变军官才听他的,甚至一路秋毫无犯。
可一旦朝廷不愿招抚,又或者打算惩治兵变军官,朱振可能会第一个被手下杀死。
今天这个宴席,朱振说了不算!
一个百户问道:“席总制,朝廷打算如何处置咱们?”
“不知,”席书可不会言语服软,否则就是纵容兵变,但也不能逼迫太甚,说道,“朝廷大臣商议之后,自会拿出章法。你等要做的,便是约束各自士卒,不得再有任何违法乱纪之事。”
另一个试千户说:“朝廷不给出章程,我等如何敢招安?”
“等着便是。”席书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