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64章 聚而歼之二合一(第8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临时前,骑劫黯然长叹,此时他方意识到,他的确是远远不如乐弈。

不得不说,骑劫的自负导致了韩军的大溃败,但在最终,他还是尽到了作为韩国将帅的职责,奋战到了最后,相反,此前与骑劫相约一同建立功勋的颜聚、赵葱二将,却见势不对,早早就撇下代郡重骑自行逃亡,这导致两万军代郡重骑群龙无首、一盘散沙,被魏军一举击溃。

整整两万重骑兵,一股足以扭转胜败的强大力量,因为主将逃离,就这样被魏军击溃,使韩军失去了最后一丝翻盘的希望。

魏昭武二年九月,魏将赵疆、韶虎、庞焕、屈塍,诈败诱敌,引诱韩将骑劫不顾乐弈制定的战术,倾巢而动、追击魏军,最终,于「高阳(高河以北)」大败韩军,斩首数万,俘虏十余万。

至此,上谷郡再没有可以抵挡魏军的兵力。

次日,魏军攻下「范阳」,由燕王赵疆坐镇此城,监押十几万韩军俘虏,而魏将韶虎、庞焕、屈塍以及元邑侯韩普等人,则继续率军进兵,直逼韩国王都蓟城。

期间,韩将许历孤身难挡魏军的强盛,率领败军撤向蓟城。

而此时,颜聚、赵葱二将已逃回蓟城,向釐侯韩武禀报了战败的消息。

为了避免遭到处罚,颜聚、赵葱二将用鲜血抹遍身上的甲胄,装出拼死杀出重围的样子去见釐侯韩武,并且将战败的过错,全部推到了骑劫身上,指证是骑劫贸然出兵,他们苦劝不从。

在听罢颜聚、赵葱二人的讲述后,釐侯韩武大惊失色。

要知道,他前几日还曾收到骑劫的捷报,当时他还心中稍安,觉得这骑劫未必就会比乐弈逊色,没想到,没过几日,这骑劫就吃了一场败仗,而且这场败仗,彻彻底底地葬送了上谷郡这个他韩国最后的防线。

『难道我大韩注定将亡?!』

釐侯韩武又惊又怒,立刻派人传召卫卿马括。,!

全体撤兵的原因,命令诸路军队趁机追杀魏军,乘胜追击,叫魏国从此不敢再小觑他韩国。

秦开收到命令后想了想,虽然此前他对骑劫取代乐弈之事很是不满,但出乎意料的是,骑劫做得还真挺不错的,看在这一点的份上,他接受了总攻的命令。

九月初十,韩将骑劫见魏军撤兵,遂发动总攻,携秦开、许历、暴鸢、靳黈、公仲朋、田苓、纪括等诸将,各自率领军队,趁胜追击。

当时,魏军似乎是真的撤兵心切,不欲与韩军纠缠,仓皇向南逃离,一路向南逃到了「高河」。期间,魏军遗落无数辎重、旗帜。

本来诸韩国将领还以为这是魏军的诡计,下令士卒不得拾捡,可后来他们就发现,魏军并无埋伏,他们只是要轻装撤退而已。

见此,骑劫的破敌之心更加炙热,只见他跨马持剑,大声激励麾下兵将道:“击溃魏军,便在今日!”

然后,破敌心切的骑劫,就带着麾下北燕军,以及颜聚、赵葱二将的代郡重骑,以及秦开、许历、暴鸢、靳黈、公仲朋、田苓、纪括等几支友军,一头扎入了魏军的圈套。

当时,原本向南仓皇逃离的燕王赵疆麾下山阳军,背身而战,东有魏武军杀出,西有镇反军杀出,对骑劫麾下的北燕军展开三面夹击。

此时,骑劫才意识到情况不对,连忙下令撤退,可遗憾的是,此时魏将屈塍早已率领鄢陵军,截断诸路韩军的归路。

河内军、魏武军、镇反军、鄢陵军,这四支合计约二十万兵力的魏国精锐军队,彻彻底底地将几路韩国军队包围其中,这还不包括元邑侯韩普麾下的十几万元邑军。

“骑劫那厮,真以为本王那日被他袭了营寨。”

见己方的诱敌计谋得逞,燕王赵疆哈哈大笑。

不得不说,骑劫对于赵疆麾下的河内军不够了解,要知道河内军的前身乃是山阳军,是曾经在「山阳一役」中几乎全军覆没的魏国军队,堪称魏国最有骨气的军队——当然,如今「最有骨气」这句赞美,山阳军不得已要跟「大梁禁卫军」分享了。

别说当时骑劫率军袭击河内军营寨时,燕王赵疆与麾下的兵将就已经知情,就算当时营寨已被骑劫的韩军攻破,河内军也是绝对不会因此撤退的。

要知道,「逢战必先、死不旋踵」,这即是河内军(山阳军)的宗旨,你可以说这支军队的进攻能力不如商水军,但它绝对比商水军还要坚韧——或者说是顽固,除非燕王赵疆下令撤退,否则,单凭骑劫当日五千兵力,纵使其中有两千代郡重骑,也根本别想击败河内军。

甚至于,若非燕王赵疆打算对韩军「聚而歼之」,搞不好骑劫当晚就死在河内军的反击当中了。

而另外一边,魏将庞焕亦是冷笑连连。

庞焕何许人,他可是南梁王赵元佐最倚重的大将,久久跟随在南梁王赵元佐身边,什么诡计没见过,岂是真会中了骑劫、许历二人的「声东击西」之计?

当日,骑劫在魏营外搦战,又故意将他麾下镇反军诱到距离营寨十里外的平原,当时庞焕就猜到骑劫很有可能会叫另外一名韩将趁机偷袭他守备空虚的营寨,只不过,庞焕当时巴不得名正言顺地‘败’在骑劫手中,因此并未拆穿罢了。

其余,似韶虎的魏武军、屈塍的鄢陵军,包括元邑侯韩普麾下的军队,皆是如此——骑劫自以为是他巧妙的战术击败了魏军,而事实上,魏军只不过是假意战败,希望将这些韩国军队通通引诱出来,聚而歼之罢了。

“眼下唯一仍需顾虑的,就只有那两万余代郡重骑了……”

魏将屈塍若有所思地说道。

然而,在战场另外一边的燕王赵疆,却对那两万余代郡重骑毫不在乎,立刻就下令全军围攻。

原因很简单,因为颜聚、赵葱二将根本就不懂得重骑兵的精髓,竟叫麾下的重骑兵穿戴着厚厚的铠甲追击诈败的魏军。

似这般愚蠢的行径,导致约有一半的重骑兵因为马力不继而中途掉队,而其余勉强跟上了骑劫麾下北燕军的重骑兵,一路追赶至此,无论是人或者战马,又还能剩下多少体力呢?

不得不说,倘若是司马尚的话,就不会犯这种错误。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