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3章 决战二合一(第4页)
出于这个考虑,楚水君聚集大军来到了大梁城,试图对赵润施加压力。
可没想到的是,魏王赵润的反应比他估测的还要激烈,居然主动迎了上来,仿佛就要在今日与他诸国联军决战。
这让楚水君十分不解:那赵润到底有什么仗持?
整整一炷香时间,三十万魏军与数十万诸国联军,谁也没有轻举妄动。
“你们说,赵润主动应战,莫非有什么深意?”
在诸国联军的本阵处,楚水君询问着在旁的田耽、项末、项娈、季武、桓虎等各国将领。
“这应该是威慑。”
齐将田耽满脸凝重地说道:“想必他是猜到我军会在他率军入城时趁机进攻,是故,不肯露出破绽而被我军得逞……”
“难道他就丝毫不担心落败?”楚水君皱眉问道:“莫非他有什么击败我军的仗持?”
“恐怕并非如此。”田耽摇摇头说道:“以田某对赵润的了解,他只有在势弱时,才会变得愈发的激进,相反,倘若是他手中有什么仗持,他反而会选择示弱……此刻,看他与我军争锋相对,就能猜到,他对这场仗也并无多大把握,只是他深知此刻不可示弱,是故主动应战,迫使我军知难而退,另寻时机……”
楚水君闻言恍然,点点头说道:“田将军的意思是,赵润只是故弄玄虚而已?”
“这个嘛……”
田耽犹豫了片刻,皱着眉头说道:“在未曾验证这支魏军的实力之前,田某也不敢妄言胜负,我只能说,今日我军的胜算较大,但……战场上瞬息万变,我也没有十足把握。”
楚水君闻言点了点头,目视着对面的魏军轻笑道:“那就姑且来试试这支魏军的深浅吧……”
说罢,他便下令麾下军队摆开迎战的阵型。
见诸国联军的阵型有所变化,魏王赵润亦当即下令全军摆出迎战的阵型。
看着这两支军队在大梁城南郊相继摆出迎战的阵型,仿佛要在今日展开决战,大梁城墙上的将领们惊地下意识屏住了呼吸。
事关中原各国日后国运的最终决战,莫非就在今日?!,!
大梁城尚在他魏国手中,连忙派禄巴隆、孟良等族长率领一万川雒骑兵前往大梁。
这一万骑兵,外加穆青的三千骑兵,皆不曾进城,而是扩大了搜查范围,在大梁城外巡视,防止诸国联军袭击魏王赵润率领的主力。
待等到未时前后,魏王赵润所率领的主力,终于出现在大梁的视野范围内。
当时,褚书礼、李霖、周骥等城内的将领与官员,包括重伤在身的大梁禁卫军统领靳炬,皆出现在城墙的西北角,怀着激动的心情目视着他魏国的君主。
「天子守国门」并非是一句虚言,他魏国的君主赵润,确确实实地是带来了与诸国联军决战的大军。
看着那仿佛接天连地的援军,褚书礼激动地说道:“这……这最起码有二十万人马吧?”
“不止。”
周骥摇了摇头,怀着同样激动的心情说道:“我初步估测,最起码三十万!”
就在城上的官员与将领们对此议论纷纷时,魏王赵润的王辇,已徐徐来到了大梁城外。
不得不说,当在两个时辰前,从吕牧派来的骑兵口中得知大梁尚在他魏国手中时,赵润心中颇为震惊。
要知道,为了不使队伍中那些并无征战经验的游侠、民兵掉队,赵润只能选择缓缓行军——并非他无视大梁城的安危,只是军中大部分士卒跟不上禁卫军的速度,一旦下令急行军,可能最终待等禁卫军抵达大梁时,只有寥寥一两万协战士卒。
这点兵力,根本不足以震慑诸国联军。
因此,在决定大军缓缓向前时,赵润其实心底已经做好了大梁沦陷的心理准备,因此,当吕牧派人告诉他,大梁尚在他魏国手中时,赵润心中惊喜不已。
然而惊喜之余,他亦心生一种不祥的预感:大梁究竟是付出了何等惨重的代价,才能在一百五十万诸国联军手中死死守住城池?
王辇缓缓向前。
而魏王赵润,则拄着利剑站在王辇上,仰头眺望着近在咫尺的大梁城。
他看着城墙上依旧飘扬的魏国旗帜,看着那几乎被殷红鲜血彻底染红的城墙,看着那城外横尸遍野的楚军士卒,起初的惊喜与激动,逐渐变得冰凉。
拥有绝对兵力优势的诸国联军,都在大梁西城墙外丢下了数万士卒的尸体,可想而知这场仗的惨烈、又可想而知城内军民的伤亡。
“报!”
几名骑卒迅速从南侧而来,来到王辇前禀告道:“启禀陛下,在大梁城城南,诸国联军聚集了数十万兵力,疑似欲进攻我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