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40章 大梁战役二二合一(第4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心中暗骂着,周骥立刻下令暂停射击,命令道:“放卫军前进五十丈!”

毕竟魏国军弩的有效射程约在百余丈左右,在这个极限距离下,射杀几乎没有任何护驾的粮募兵,亦或是仅仅只有皮甲的士卒,那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对面城外的卫军士卒,身穿的却是由他魏国锻造的铁甲,虽说是好几年前的旧式甲胄,但仍拥有很不错的防御能力。

在周骥的命令下,城墙上的魏军弩手开始装填弩矢,而城外的卫军步卒,此刻则加快速度,扛着攻城长梯朝着城墙冲了过来。

也是错有错着,待等城外的卫军趁着城墙上的魏军弩手装填弩矢而迅速奔进,踏进了魏弩的有效射击距离后,城墙上的魏卒们恰好装上弩矢,在魏将周骥的命令下,朝着城外的卫军——尤其是其阵列中的弩手们,铺天盖地般齐射了一波弩矢。

一时间,弩矢仿佛暴雨倾盆,在中距离下,就算城外的卫国士卒高举着魏国在几年前锻造的铁盾,亦无法完全格挡,而最可怜的,莫过于卫军的弩手们,他们手中的魏弩,原本就落后大梁禁卫军数年,再加上魏卒站在城墙上,有地利之便,以至于卫军弩手们还未进入有效射击距离,就尝到了一波魏军弩矢的洗礼,不计其数的士卒中箭,或倒在地上哀嚎,或睁着眼睛,露出一副死不瞑目的表情。

『果然……』

卫将陈飞暗自叹了口气。

这些年来,魏国军队的装备更替日新月异,因此他也料到会发生这种局面,但事已至此,他也只能硬着头皮强行攻城了。

“进攻!加紧进攻!”

在卫将陈飞的催促下,三千名卫军士卒高举盾牌、肩扛攻城长梯,迅速冲到城下。

而此时,城下那些本来已接近奔溃的粮募兵,见己方派出了正军,士气亦稍微振作了一些,协助卫军士卒再次发动进攻。

此战,诸国联军总共投入一万五千卫军以及接近五万的粮募兵,与大梁城的魏军鏖战数个时辰,但最终,联军依旧无法撼动这座魏国的旧日都城。

纵使是楚水君不得不承认,此战卫军已经尽力,实在是大梁城的防御能力太过于强悍,简直就是固若金汤!

“今日就到此为止吧。”

瞅见夕阳西下,楚水君怏怏地下达了撤兵的命令。

他已经意识到,想要攻克这座大梁城,他联军就必须打造大量的攻城兵器——这并非是一座单凭兵多将广就能攻克的城池。

魏昭武二年八月十二日,楚水君再次攻打大梁,不克。

此时,距离魏王赵润率领抵达大梁,还有四日。,!

军士卒的体力。

这让卫邵心中大大松了口气。

想想也知道,但凡攻城战,肯定是最先被派出去的军队死伤最为惨重,倘若楚水君铁了心要将这件事做绝,叫卫国的军队轮番上阵,可能一日下来,六万卫军说不定就死伤过半了。

“呜呜——”

“呜呜——”

随着联军的本阵响起一阵号角,随即,战鼓齐鸣。

伴随着号角与战鼓,在大梁的东城门外,数万楚国粮募兵率先对城墙采取攻势,一时间,仿佛有地动山摇之势,声势颇为唬人。

可话说回来,粮募兵的攻势,也仅仅只是徒有声势罢了,至少对于城防能力极强的大梁城来说,单凭人海战术,并不见得就能取得优势。

“砰砰——”

在联军的阵列中,十几架抛石机率先展开攻势。

这十几架抛石机,是昨日联军撤兵之后,连夜打造的,打造地省为粗糙简陋,因此,楚水君也不指望这十几架抛石机能取得什么巨大的成果——只要能稍微对大梁的城墙乃至城墙上的防守魏卒造成一丝丝的威胁,他就心满意足。

可没想到的是,联军这十几架抛石机还未取得丝毫成果,却遭到了大梁城内许多抛石机的强力反击。

只见魏卒将一块块拳头大小的碎石装载在抛筐内,利用抛石机的巨大力道将其弹射出去,致使城外的联军头顶,仿佛是石雨倾盆,许多联军士卒被砸地头破血流。

甚至于,其中也不乏有极为倒霉的家伙,被这些拳头大的石头砸在脑门,当场毙命。

见此,在大梁城的东城楼上,禁卫军将领周骥哈哈大笑。

说实话,对于城外那些粮募兵的进攻,周骥并不是很在意。

原因很简单,因为楚国的粮募兵只有最基本的刀剑等兵器,军中很少配备有弓弩等远程武器,因此,只要这帮人无法攻上城墙,就无法对大梁造成什么威胁。

反观城墙上的魏卒,却可以利用军弩,尽情地射击城外的敌军士卒。

他们甚至根本不需要瞄准,毕竟城外的楚国粮募兵,实在是太多了。

不得不说,这是一场一面倒的攻城战,由于楚国的粮募兵缺乏克制大梁城上魏卒的有效手段,这使得在开战之后,在足足过了半个时辰的情况下,粮募兵还是没能取得丝毫的进展——这些粮募兵勉强架起的攻城长梯,不是被城墙上魏卒推开,就是被淋上火油焚烧。

可即便如此糟糕的战况,楚水君依旧是不为所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