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38章 亲征二合一(第2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在雒阳城内大街小巷,当那些认得字的人在人群中念出这些檄文上的内容时,那些围观的百姓,纵使此前为此惶恐不安,但此时此刻,亦被这些文字激地热血沸腾。

他们此时这才恍然大悟,原来方才五万禁卫军在城外集结,竟是为了收复失地,拯救颍水郡、梁郡乃是宋郡的同胞。

更让他们的震撼的是,率领这支军队前往与诸国联军决战的,骇然竟是他们魏国的君主赵润。

“我欲跟随陛下赴死地与诸国联军决战!诸君,可有与我同行者?”

在人群当中,有一名魏国男儿愤慨地叫嚷道。

话音刚落,便有无数年轻男儿附和。

这些人有的是当地的游侠,有的是寒门子弟,有的则是寻常的百姓之子。

单单八月初六这一日,便有无数雒阳男儿,争相用到兵部本署、雒阳府、天策府、禁卫署等地,叫嚷着希望加入军队,跟随他魏国的君主赶往九死一生的战场,与诸国联军决一生死。

而这,还远远不止是愿意跟随魏王赵润出征的全部人数。

事实上,还有很大一部分人,他们根本没有向兵部本署、雒阳府、天策府、禁卫署等征兵的地点报道,直接就带着武器、背上干粮,出城追赶魏王赵润亲自所率领的五万禁卫军。

半日之后,魏王赵润率领五万禁卫军抵达了雒城地域。

此时,川雒联盟的诸位部落族长们,早已穿戴好甲胄,集结完部落内的战士,在这里恭候着魏王赵润。

“陛下,我已集结我纶氏部落三千四百六十二名战士,愿跟随陛下一同出征!”

纶氏部落的族长禄巴隆,这个体型臃肿的家伙,此时亦换下了华贵的魏服,穿上了精铁打造的甲胄。

从旁,青羊部落如今的年轻族长,亦是赵润内兄之一的乌兀,亦率领青羊部落的战士集结在雒城城外,对赵润说道:“我青羊部落三千六百二十一名战士,愿随陛下出征!”

其余部落,多则二三千、少则千余,亦纷纷集结在雒城城外,在魏王赵润亲自率领禁卫军抵达雒城之后,便纷纷加入了这支军队,这让赵润麾下的兵力,一下子就从五万人,暴增到了八万余。

当日,赵润并未在雒城停留,依旧率领军队徐徐朝着大梁而去。

一路上,不断有人加入他的军队,有的人是从雒阳、雒城赶奔而来,有的则是在赵润的军队经过「巩」、「睺氏」、「成皋」、「密」等沿途的县城时,自备干粮与武器,加入队伍。

两日后,待等魏王赵润所率领的军队抵达「荥阳」时,愿意跟随他一同出征的人,估测数量已经达到了十二万——这还不包括那些尚未赶到的人员。

再过两日,待等赵润率领大军抵达「原阳」,追随他的兵力,已经超过了十六万,甚至于,还是有人源源不断加入队伍。

魏昭武二年八月中旬,魏王赵润率军抵达梁郡。

记得从雒阳出发时,赵润身后就只有五万禁卫军,但待等赵润抵达梁郡时,他身后的兵力,已经超过二十万人。

这还仅仅只是在三川郡跟颍水郡的北部而已。

不可否认,论魏国历代君主的号召力与民间对其的拥护,便数当代魏国君主赵润最甚。,!

能化被动为主动的机会!”

听闻此言,殿内诸内朝大臣默然,他们必须承认,这位君主的判断其实是非常正确的。

“这天……还没有塌下来!”

赵润沉声说道。

听着这镇定的声音,不知为何,诸位朝臣心中的惶恐逐渐退散,他们心底仿佛响起一个声音:只要这位陛下尚在,那么,无论遇到什么险阻,最终都能化险为夷。

“陛下圣明!”

诸朝臣由衷地齐声称赞道。

此时,内朝大臣杜宥这才走到殿中,拱手问道:“方才听陛下所言,陛下心中已有大致策略,可方才在宣政殿时,陛下却不曾明言……老臣恳请陛下透露些许,使我等得以心安。”

听闻此言,赵润点点头说道:“此事,朕会详细跟诸位爱卿叙说,并且,朕还需要诸位、需要整个朝廷的鼎力相助……首先,朝廷需立刻发榜征兵,单凭雒阳五万禁卫军,不足以阻挡一百五十万诸国联军。”

殿内诸大臣皆点了点头。

不过话说回来,该写什么样的榜文征兵呢?

讨论到这个问题时,赵润沉思了片刻,说道:“朕决定颁布一份「罪己诏」,温崎,就由你来润色……”

“是!”温崎拱了拱手,旋即立刻在案几上铺好纸,将蘸好墨汁的毛笔捏在手中。

见此,赵润站起身来,负背双手在殿内徐徐踱步,口中沉声说道:“近日,诸国联手伐魏,朕思忖许久,惶恐于朕的失职,才使我大魏面临诸国联军征讨的劫难,致使宋郡沦陷、颍水半壁沦陷……”

听到这里,温崎挥笔疾书,在纸上写道:今闻,诸国联合兵犯,朕思其咎,在予一人。宋地沦陷、颍水半失之,致民受敌兵侵害,此皆朕之过也。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