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宋郡战场二合一(第2页)
但遗憾的是,楚国的新君熊拓,始终没有向他们递来招揽的善意,仿佛是巴不得他们在这里自生自灭。
其实想想也是,要知道熊拓此生的抱负,便是推行他叔父汝南君熊灏的思想与政令,根除国内早已腐朽的旧贵族阶级,用充满进取心的新贵族阶级取而代之,而屈氏一族,恰恰就是熊拓眼中的旧贵族恶瘤之一,既然如此,熊拓又岂会将这些人再招揽回国?
于是乎,屈氏一族试图回归楚国上流贵族的期待与希望,就被熊拓无情地摁灭了。
然而这会儿,与熊拓争夺王位失败的固陵君熊吾,却仍在苦苦挣扎,依旧做着他有朝一日从熊拓手中夺回王位的美梦。
因此,当熊吾得知屈氏一族表露希望回归楚国的心迹后,便私底下派人与屈氏一族接触,最终双方一拍即合。
“放心吧。”
见到屈和面色有异,熊吾笑着说道:“本公子跟熊拓那厮不同,只要屈氏一族真心相助本公子,待事成之后,本公子定会给予厚报!”
听到熊吾再次承诺,屈和这才微微点了点头。
随后在离开密室之后,熊吾麾下的将领「季虬」私底下对熊吾说道:“屈氏一族早已没落,公子何须招揽他们?”
熊吾闻言轻笑说道:“屈氏一族的名头固然已远不如当年,但不可否认国内尚有对屈氏一族有所关系的旧人,只不过这些人畏惧于父王、畏惧于熊拓,不敢有所表露罢了……再者,屈氏一族在固陵经营了十几年,好歹也有些人手与积蓄,我如今正是用人之际,又岂能挑三拣四?”说到这里,他压低声音说道:“屈氏一族,便是本公子的千金马骨。”
季虬闻言点了点头。
数日后,熊吾以固陵邑作为据点,整顿军队。
然而就在这时,他收到了来自王都寿郢的命令,原来是楚王熊拓得知他在固陵这边拖拖拉拉,下令前来催促。
收到催促的命令后,熊吾在一干心腹将领面前怒道:“熊拓那厮,自以为我不知他欲借魏国的军队将我剪除,心急叫我前去赴死,实在可恶!”
在发了一通火后,他忽然问道:“楚水君那边,进展如何?”
听闻此言,他麾下大将季虬说道:“刚得到的消息,楚水君那边,兵出宿县,上将军项末进驻彭城,新阳君项培进驻萧县,算算日子,差不多应该跟魏国宋郡东部的湖陵水军交上手了……”
听闻此言,熊吾思忖了片刻,随即又问道:“平舆的熊琥呢,战况如何?”
季虬耸了耸肩说道:“听说是折损了数万人,才打下了商水军的两三个营寨,连商水县的城池还没摸到呢。”
一听说平舆君熊琥在商水那边折损了数万人马,熊吾心中就颇为痛快。
只见他环视了一眼在座的诸将领,笑着说道:“这很好啊,熊琥牵制住了商水,楚水军牵制住了湖陵魏军,魏国部署在宋郡的重兵,至少七成已被熊琥跟楚水君牵制,只剩下一些地方驻军……世人皆说魏国军卒不可匹敌,我就不信,魏国地方县城的驻军,亦挡得住我等!”
说到这里,他命护卫将行军图平铺在案几上,随即用手指指着上面一处,正色说道:“就按照此前的计划,率先攻陷睢阳,作为我等的立身之本!”
席间众将相互看了一眼,纷纷点头。
三月二十九日,固陵君熊吾兵出固陵,挥军北上攻打睢阳。
而与此同时,魏将博西勒,正率领着四万羯角骑兵,刚刚抵达襄陵,距离睢阳仅仅一百二十里左右的路程……,!
国加紧对韩国的进攻——事实上秦军能否击败雁门郡的李睦,这在赵润看来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要确保秦国真真切切地将军队投入到了与韩国的战场,而不是积蓄着兵力,在日后最关键的时候,朝他魏国的后背捅一刀。
不可否认,魏秦联盟固然是非常可靠,但这是建立在中原各国鼎立的情况下,倘若魏国已逐渐显露出能够兼并中原各国的恐怖势力,哪怕是换做赵润,他也会考虑是否应该削弱魏国,毕竟魏国若是强大到能够统一中原的地步,那么,秦国距离被魏国吞并也就不远了。
正是因为自己想到了这一层,因此,赵润非常担心秦国的态度。
然而让他有些懊恼的是,秦国那暧昧的态度,似乎正在朝他最最担心的情况演变,驻扎在河套、西河一带的秦军主帅公孙起,至今仍然是对雁门郡堵而不攻,仿佛秦国也在犹豫,在这场大战中,他们应该站在哪一方。
『要是秦国能鼎力支持,这场仗就好打多了……』
赵弘润暗暗想道。
想道这里,他不由地就想到了十几天前再次出使秦国的礼部官员,他十分希望唐沮能够说动秦国。
如若不能说动秦国,赵弘润也希望最起码能保证秦国不会倒戈相向,否则,这场仗的变数就太大了。
『罢了,先将羯角军调到宋郡吧。』
摇了摇头,赵弘润对高括说道:“高括,你知会翟璜,命他以天策府的名义,调动羯角军前往宋郡……”
“羯角军?”高括闻言吃了一惊,面色显得有些顾忌。
原因很简单,一来羯角骑兵是预留防备秦国的主力骑兵,二来,羯角骑兵生性好斗残忍,若将其放到宋郡,难保其不会做出什么伤天害理的事。
当高括说出了他心中的顾忌后,赵润沉默了片刻,说道:“眼下秦国还未有任何异动,当务之急乃是楚国……再者,就算秦国到时候果真兵戈相向,有司马安的河西军与魏忌的河东军在,应该也能阻挡一阵子。至于羯角骑兵的野性,眼下也只有往好的方面想了……”
听闻此言,高括微微点了点头。
当日,雒阳天策府便下达了命令,命令博西勒率军羯角骑兵前往宋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