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94章 步入绝境的韩国二合一(第4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其实这也不算是一个坏主意,毕竟在「韩齐楚三国同盟」中,韩国扮演的是一个牵制魏国、拖累魏国的角色,为楚国争取时间,倘若能让魏国的利益遭受同步损失,韩国的利益损失,其实倒也能接受。

再者,虽然目前的局势的确很艰难,但再艰难也不及魏韩两国真正爆发战争——一旦魏韩两国真正爆发战争,韩国就将同时面对魏秦两个大国的进攻,这才是真正的灭顶之灾。

所谓两者利害取其轻,在计较两个策略的利害得失后,韩王然终究还是选择了继续维持现状。

或许,这就是他跟魏王赵润最大的不同。

倘若是魏王赵润,他在这个时候,那是肯定会选择立刻宣战的,不管最终能否取胜。

鉴于韩王然的再次隐忍,巨鹿城的乐弈与燕绉,最终还是没敢违背王令,驱逐城内的魏国商贾挑起两国的战争。

于是乎,城内魏国商贾与当地县衙为了抢购平民手中那批粮食,果然掀起了粮价大战:巨鹿县衙相比较往年两倍的价格收购粮食,而魏国商贾则提高至三倍;巨鹿县衙再提价,魏国商贾亦相对提价。

这就导致在平民眼中,他韩国的钱币‘越来越不值钱’。

而此情况下,另外一批魏国商贾忽然抛出他们手中的韩国钱币,进一步打击了后者的信誉。

待等魏国的商贾开始用魏国圜钱采购巨鹿城内平民手中的粮食,而这些平民也愿意用魏国圜钱来交易时,这就意味着,在巨鹿城内,韩国的货币体系几乎崩溃,已经被魏国圜钱取代了流通货币的职能。

待等到魏兴安九年的开春,这个现象迅速波及整个邯郸北郡与巨鹿郡,韩国的铜钱彻底贬值,而魏国的圜钱,则取代前者的地位,逐渐在韩国境内流通。

纵使韩王然恳请齐国用齐国的货币来拯救韩国市场,却也为时已晚。

张启功的目的达到了,他在本质上,已几乎摧毁了韩国。

在收到这个消息后,魏国雒阳的户部官员们互相庆贺。

确实值得庆贺,因为他们击垮了韩国的钱币,击垮了韩国的经济——只要韩国境内的魏国商贾抽回资金,韩国的经济将立刻崩溃。

而在韩国经济崩溃的情况下,这个国家,当然再也无法持续跟魏国对峙。

要么立刻对魏宣战,转移其国内的矛盾;要么,就在沉默中覆亡,崩离破碎。

果不其然,魏兴安九年三月初,韩国迫于无奈,对魏宣战。

而这意味着,第二场波及整个中原的旷世之战,就此拉开帷幕。,!

因此,就在巨鹿城内的魏商店铺挂出了「用魏圜钱收购粮食」的牌子后,就立刻有城内的平民与其交涉。

得知此事后,巨鹿守燕绉大为忧虑。

此时的燕绉,其实并不知张启功的真正意图是为了破坏他韩国的货币体系,燕绉只是看到了表面的危害,可就算是这表面的危害,亦足以让燕绉如临大敌。

想想也是,倘若魏国的商贾当真用魏国圜钱换走了大量的粮食,这岂不是意味着他韩国境内的粮食更为捉襟见肘?——他怎么也不会认为,魏国商贾在采购那些粮食后,会依旧将其堆放在他韩国境内,这肯定是运回魏国的,毋庸置疑!

在这种情况下,若他韩国放任这种现象,那么一旦他日魏韩两国开战,魏国那边的粮草源源不断,而他韩国呢,却只有一大批只能摆着看的魏国铜圜——傻子也知道,一旦魏韩两国开战,魏国是肯定会关闭与韩国的交易渠道的,除非韩国的平民拿着这笔钱迁居到魏国,在魏国本土交易。

因为意识到这件事的利害,燕绉立刻就找到了前线的主帅乐弈,与他商量对策。

平心而论,乐弈对于内政治民,并不如燕绉,但他同样也看得到这件事背后的危害。

问题是,他们该如何应对呢?

难道要强行没收那些魏国商贾,强行将其驱逐出巨鹿?

说实话,这样做不妥,因为一旦军队介入,性质就完全两样了——这等同于是他韩国率先对魏开战!

不难预测,一旦巨鹿城驱逐了那些魏国商贾,那么,对面肥城的魏将庞焕,十有八九就会立刻出兵攻城,而魏韩两国的战争,怕是也会因此而真正打响。

虽然乐弈已经在邯郸北郡跟巨鹿郡境内提前做好了本土作战的准备,但事情不到最后关头,他同样不希望两国爆发战争——因为这是一场几乎注定战败的战争,纵使他做足了准备,也挡不住魏国的倾巢来袭,充其量只能拖延魏军攻陷他韩国国土的进程罢了。

真正的希望,其实还是在楚国那边:只有楚国响应了他韩国,在魏韩战争真正爆发的时候,从楚西出兵牵制魏国,他韩国才有在魏国的军队下幸免于覆亡的可能。

说实话,乐弈并不喜欢这样,他不喜欢将胜利的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哪怕是楚国这个目前他韩国私底下的盟国——天晓得楚国到时候是否会援助他韩国?

倘若楚国卑鄙一些,等到魏国军队大举攻到渔阳郡、兵临蓟城城下的时候,再趁机偷袭魏国,固然楚国能打魏国一个措手不及,可他韩国呢?若被魏军打到蓟城,这跟覆亡相比能有多少区别?

正因为考虑到这种种,乐弈万分不希望与魏国真正爆发战争。

而在这前提下,乐弈当然也不支持驱逐城内的魏国商贾。

“向王城请示吧。”

乐弈对巨鹿守燕绉说道。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