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86章 魏韩对峙二二合一(第7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当赵润看到兄弟赵疆在信中写到,说武安韩军营地中出现了许多铁甲战车跟巨型抛石机时,就连他也有些错愕。

铁甲战车并没有多少技术含量,因此赵润也不感到奇怪,可是巨型抛石机,那可不是简简单单将寻常抛石机放大即可。

『韩国……攻克了抛竿材质的问题?』

赵润心中很是惊讶。

事实上,就算是魏国这边的巨型抛石机,也并没有完全攻克抛竿材质这方面的问题,因此,一架巨型抛石机最多尝试抛投一两枚巨型石弹,然后就会出现抛竿开裂的迹象——它更多的作用还是体现在威慑方面,让韩人误以为他们魏军能够利用这种巨型抛石机,轻易就攻克任何一座城池。

『韩然他……不会是跟我想到一处了吧?』

赵润表情古怪地摸着下巴。

他绝不相信,韩国能在那么短的时间内,就攻克了巨型抛石机的抛竿材质问题,既然如此,被运到武安城的那些巨型抛石机,应该也是一些样子货,跟魏军摆在邯郸一带的差不多。

可就是这种样子货,却让双方的士卒都心惊胆战,说实话,这确实有点意思。

在想了想后,他派人向冶造总署传令,叫冶造总署加紧铸造连弩、战车、抛石机等各种战争兵器,运往边境前线,哪怕是巨型抛石机这种中看不中用的样子货,也多造一些。

面对魏王赵润的催促,冶造总署署长王甫有苦难言。

因为他冶造局与兵铸局,此时已经饱和运作,哪里还能再加快速度?

但是碍于王令,王甫也没有办法,在苦思冥想了许久后,他咬了咬牙,对冶造局内部下达了命令,命令加快铸造的速度。

如此一来,冶造局锻造战争兵器的速度更快,在短短一两个月内,大量的魏连弩、龟甲车、武罡车,以及各种兵械、辎重,迅速被运往北疆,而燕王赵疆跟屈塍、庞焕这三位魏将呢,在收到这批军备后,仿佛就跟摆地摊似的,一样一样清清楚楚地摆在阵地前,对对面的韩军施加压力。

对面的韩军一瞧:嚯!魏军这边又来这么多战争兵器?赶紧禀报大王!

随即,韩王然咬咬牙,再次从捉襟见肘的国库中拨出款项,投入到军费开支当中。

不过此时,韩王然已经有所领悟了:显然魏国是打算用逼迫他韩国加大军费开支的方式,拖垮他韩国的经济。

但事已至此,无论是韩国还是韩王然,都已经骑虎难下。

他唯有咬牙坚持,希望能渡过这个难关。,!

马嚼,一名轻骑兵的开销,几乎抵得上三到五名步兵——人固然可以吃地差点,但战马终归不能苛刻喂养吧?否则,战马瘦弱,气力不支,又能有什么作用?

而两者间的开销差距,就足以弥补铁甲战车的锻造花费,甚至于仍有盈余。

很快地,第一辆龟甲战车就被韩国的工匠成功打造成形。

这也不奇怪,毕竟似龟甲战车也好、武罡车也罢,这些战车的技术含量并不是那么高,无非就是在战车的架子外面挂上铁板而已,只要了解大概,韩国的工匠们就能仿造出来。

相比较之下,韩国的工匠在效仿魏国打造那种「巨型抛石机」时,遇到了技术性难题。

巨型抛石机,那可不是简简单单将以往的寻常抛石机放大即可,其中涉及到很多问题,其中最关键的,就是抛杆的韧性:偏软的材质无法抛投重物,而偏硬的材质,却很容易在抛射石弹时折断抛竿。

针对这个问题,韩国的工匠们研究了很久,但暂时还是没能有什么收获。

他们十分苦恼:魏国的工匠,到底是选用了什么材质的木料呢?

尝试打造巨型抛石机的失败,让韩王然有些失望,毕竟在他看来,这种巨型兵器的威胁力极大,哪怕他们韩国此番作为防御方,但若是有一些数量的巨型抛石机摆设在阵地里或者城池内,亦能大大鼓舞己方士卒的士气,挫灭魏军的气焰。

否则,只能眼睁睁看着魏国军队一次次利用这种巨型抛石机发动进攻,哪怕这种战争兵器的命中低地可怜,亦会大大影响己方士卒的士气。

『……这可如何是好?』

在又一次亲眼见证一架巨型抛石机的投弹失败后,韩王然神色凝重地看着那架被折断了抛杆的抛石机,心下沉思着。

忽然,他灵机一动。

对呀,虽说仿造这种巨型抛石机目前来说其实是失败了,但是魏人不知道啊,既然如此,为何不造一些摆在边境,借此对魏军施压呢?

要知道他韩国的目的并非是要与魏国开战,而是要牵制魏国,让魏国将注意力转移到他韩国身上,而在有望达成这个目的的情况,韩王然其实也不希望与魏国真正交兵。

既然如此,就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让魏国投鼠忌器,不敢轻易开战。

想到这里,韩王然心中便已有了主意。

在王令之下,韩国的工匠开始打造巨型抛石机这种只能摆着看看的样子货,在打造完成之后,再行拆解,通过车马将其运到武安、巨鹿一带的前线。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