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61章 卫国衰败二合一(第2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甚至于,因为这场内乱,导致卫国有很多人对卫王费彻底失望,以至于如今的卫国,竟比卫瑜出面整顿国内事务前还要弱。

在这种情况下,卫国守得住卫瑜从齐国手中夺得的东郡么?

赵弘润并不看好。

在他看来,目前齐国是仍在与楚国交战,但是无暇顾及卫国,但待等到齐国击退了楚国,抽出手来对付卫国,搞不好卫瑜此前夺取的齐国领土,都将逐一吐出来。

甚至于,卫国的弱小,还会使韩、楚等国家对其心生什么念头。

总之一句话,卫瑜的死,使得卫国错失了一次千载难逢强大自身的机会。

魏兴安二年的冬季,楚国二度进攻齐国,但还是没能攻克齐国的琅琊郡。

鉴于国力已难以继续支撑战争,楚王熊拓终于接受了齐国的和谈,两国以「维持目前疆域」作为基础,在经过了好几次谈判中,终于暂时握手言和,结束了这场长达两年余的「齐楚之战」。

在达成协议后,楚国除了驻军东海郡的必要军队外,其余军队皆陆陆续续撤回国内。

不得不说,这个局面对于魏国而言非常有利,因为楚国虽说攻陷了齐国的泗水、东海两郡,但到底是没能彻底夺取齐国的财富,而鲁国那边,让赵弘润大感意外地,不知什么时候摇身一变成为鲁国将领的原大盗贼桓虎,亦不可思议地击退了楚国三天柱之一的项末,成为了鲁国的英雄——总而言之,楚国也没能得到鲁国的工艺技术。

在这种情况下,楚国与魏国命中注定的那场因为中原霸主的战争,只能再次延后。

齐国,到底是凭着一口气活下来了。

而齐国既然与楚国结束了那场战争,那么,相信齐国不久之后,多半也会开始清算卫国趁火打劫攻取东郡的那笔账。

失去了公子卫瑜的卫国,真不知该如何抵挡齐国的军队。

魏国相助卫国?

说实话,除非是齐国的军队打到卫国的王都濮阳,逼近他魏国,否则,赵润还真没想过去帮卫国抵御齐军。

或许正如介子鸱所言,魏卫两国的关系,在公子卫瑜亡故的那一刻就已经淡了,至少不再像曾经那样牢固。

转过新年,即是魏兴安三年,中原诸国迎来了相对和平的新的一年。

但众所周知,所谓的和平只是暂时的,一时的和平,也不过是孕育着更大规模的战乱而已。,!

愣,若是他没有记错的话,那可是卫瑜生前麾下的大将,是卫国非常知名的游侠人物。

当日,赵弘润邀请大卫姬、卫陈氏等人与沈太后相见,毕竟沈太后与赵润的生母卫姬曾经关系极好,因此,在得知赵润有意将大卫姬一行人请到魏国之后,沈太后亦很希望与卫姬的姐姐大卫姬见一见,她认为彼此应该有很多话题。

果然,大卫姬与沈太后相处地不错,而卫云与卫宁姐妹,也跟赵卫、赵川、赵邯、赵楚等几个赵弘润的儿女相处地不错,彼此接触不到半日,就已经熟络了。

看着一帮小鬼在福延宫前的空地上嬉戏,赵弘润询问跟在身边的高括道:“卫瑜的东军……可曾被濮阳收编?”

“并没有。”

高括摇了摇头,说道:“卫国那边疯传,是卫玠害死了卫瑜,且这件事当中也涉及到卫王,东军哪有可能与濮阳和解?若非我大魏及时出面干涉,搞不好东军会攻破王宫,处死卫王费与公子玠也说不定……”

“弑君?这么夸张?”赵弘润颇为意外地问道。

高括哂笑一声,说道:“陛下那是没看到当时的景象,说实话,当时东军在臣看来,已跟‘暴军’无异……若非陛下欲收养卫云的消息,让东军有点投鼠忌器,恐怕似夏育、孟贲等卫国游侠出身的兵将,绝没有那么简单就答应和解。”

“唔……”赵弘润点了点头,他也知道卫国的游侠一向忠肝义胆。

“眼下东军的情况如何?”他问道。

高括抱了抱拳,回覆道:“名义上是解散了,想来那帮人也不会接受濮阳的收编。……大部分的人都散了,不过其中,似夏育、孟贲等人决定追随幼主,想亲眼看着幼主长大成人,而另外一部分人,则回归了「卫东」,据臣猜测,大概是想为日后幼主继位做准备吧。”说到这里,他摇了摇头,有感而发地说道:“卫国,怕是从此一蹶不振了。”

赵润听闻默然不语。

数日后,梁郡各县的县令向朝廷禀报,说最近有大量卫人涌入国内,其中大部分是平民,小部分则是手持利剑的卫国游侠。

朝廷一开始并没有引起重视,但渐渐地,各县本地游侠与来自卫国的游侠为了抢地盘频繁发生冲突,这就迫使朝廷不得不重视这个现象。

就连大梁府府正褚书礼,在不久后亦向垂拱殿上禀,说大梁近些日子的治安不稳,原因就在于有大量来自卫国的游侠涌入大梁,这些人为了生存而抢了大梁本土游侠的活,以至于两帮人冲突不断,甚至于已闹出好几条人命。

说实话,江湖游侠彼此间的抢夺、厮杀,朝廷原本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毕竟蛇有蛇道、鼠有鼠道,指望这些人完全消失,这是不现实的。

因此,只要这些游侠不给官府添麻烦,朝廷素来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鉴于朝廷的威势,魏国本土的游侠历来还是比较守规矩的,就比如两帮人抢地盘,绝不会发生在几条主街上,他们会在某个偏僻的角落自行解决,甚至连尸体都处理掉,不给刑部增加麻烦。

毕竟,一旦窗户纸捅破,禁卫军是肯定要介入的,这对几方游侠们也没有什么好处。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