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55章 胶着的卫国内战二合一(第2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这下好了,鄄城被东军攻克,鄄城军亦被卫公子瑜所收编,东军在西进的道路上,就只剩下他檀渊军孤零零的一支。

几日后,东军兵出马陵,借助兵力上的优势围困乐平县。

记得前一阵子,东军也曾做出过围困乐平县的举动,但当时有鄄城军在旁侧应,可如今,鄄城侯卫郧已被公子卫瑜击破,这附近再没有谁能助他一臂之力。

“尽人事、看天命吧。”

在感叹了一句后,檀渊侯卫振下令麾下兵将死守县城。

但出乎他意料的是,东军并没有攻城,甚至于在次日,公子卫瑜在仅仅只带了大将孟贲的情况下,入城与他相见。

在彼此见面之后,卫瑜先是感谢了檀渊侯卫振此前的‘义助’,因为若不是这位邑侯暗中叫人通风报信,说不定东军这回要在鄄城侯卫郧身上吃一个大亏,惨败而退。

而在此之后,卫瑜又诚恳地向檀渊侯卫振解释了他此番出兵前往濮阳的原因:绝非他忤逆犯上,而是他父王卫费咄咄紧逼,迫使他不得不出此下策。

“……我卫瑜一心为我卫国,然而父王却不能容我,视我为眼中钉。卫瑜此番率军前往濮阳,绝非是为篡位夺权……希望檀渊侯助我一臂之力。”卫瑜诚恳地说道。

檀渊侯卫振犹豫良久,最终还是被卫瑜那一心为国的理想与抱负,以及他那真挚的态度所打动,率领八千檀渊军倒戈投入了卫瑜的麾下。

檀渊侯卫振的倒戈,意味着东军此去濮阳再无其余阻碍,甚至还得到了八千名衣甲齐全的正规军士卒相助,这让东军声势大增。

待这个消息传到濮阳后,卫王费与公子玠大惊失色。

他们怎么也没有想到,檀渊侯卫振与鄄城侯卫郧这两位他卫国知晓兵事的邑侯,居然一个战败、一个归降,使得东军彻底打通了前来濮阳的道路。

这可如何是好?

卫王费大惊失色——事实上他根本无需这样着急,毕竟濮阳还有他卫国最精锐的濮阳军驻守,绝非是东军短时间内可以攻克的。

反观公子玠,这个跟卫王费同样昏庸胆怯的家伙,他虽然也有些慌乱,不过却不像他父亲那般,因为他还有一招暗棋,也就是化名公宜的萧鸾——萧鸾此前叮嘱过,他会在关键时候,给予卫公子瑜致命一击。

对于化名公宜的萧鸾,公子玠还是非常信任的,毕竟公子玠身边那群人,没有一个人比得上萧鸾的才能与眼力。

十月初,公子卫瑜率领包括檀渊军在内的东军,兵临濮阳城下,准备用武力迫使他父王卫费交出权柄。

然而就在这个时候,一直按兵不动的萧鸾,终于有了行动。

就像他宽慰公子玠时所说的那样,萧鸾率领顿丘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攻陷了范县,占据了马陵一带,彻底截断了东军的粮道。

当得知这个消息后,纵使是卫瑜亦不由地心中一惊。

他这才意识到,原来萧鸾早已经察觉到他即将对其动手,是故这才抢先下手——此前按兵不动,只是为了在关键时刻狠狠捅东军一刀。

不得不说,在处理内战的期间,卫公子瑜对于萧鸾过于放松警惕了。

他也不想想,曾在魏国搅风搅雨,险些就覆亡了魏国的南燕侯世子萧鸾,纵使如今虎落平阳,又岂会束手就擒、坐以待毙?

局势,一下子就出现了改变。,!

的恳求。

既然得到了赵润这位君王的指示,魏国当然不会参合卫国的事,纵使卫王费特地为了此事派来了使者,魏国朝廷礼部也只是委婉地表示:这是贵国的内事,我国不便插手干涉。

由于魏国并未插手干涉,因此,卫国的这场内乱才延续到了九月。

不过随着这场内乱的持续僵持,卫公子瑜亦逐渐意识到,再这样拖延下去,对他卫国极为不利,遂与麾下大将夏育击破西军的办法。

不得不说,公子卫瑜虽然在用兵方面并无太多经验,但这么说也是熟读兵法的天纵之才,在苦思冥想思索了几日后,还真被他想到了一招计策。

为了使这招计策顺利施行,卫瑜在接下来的半个月中始终按兵不动,并故意叫人从范县以及东部的县城催粮,营造出东军粮草不继的假象。

没过两日,鄄城侯卫郧便通过安插在范县的细作,得知了「东军缺粮」的情报,并对此事深信不疑。

想想也是,刨除掉驻守在卫国东部诸县的军队外,此番卫公子瑜率领前往濮阳的军队足足有四五万,这四五万士卒每日的军粮消耗可不是一个小数目。

当日,鄄城侯卫郧亲自来到了乐平县,会晤檀渊侯卫振。

他对檀渊侯卫振说道:“据范县的细作回报,公子瑜多次派人到诸县催粮,想必是军中粮草难继……此乃天赐良机。”

檀渊侯卫振默然不语,毕竟他与鄄城侯卫郧不同,心底并不排斥卫公子瑜——虽然卫公子瑜近些年来主张的政令,的确令他的家族受到了损失,但卫振也清楚,卫瑜这只是为了使国家强大。

但无奈的是,王命难违,纵使是他心中并不情愿,他也只能按照卫王费的吩咐,击败公子卫瑜的军队,将公子卫瑜带到濮阳问罪。

“鄄城侯有何计策?”卫振问道。

只见鄄城侯卫郧想了想,说道:“可派奇军偷袭「范县」等地,纵火焚烧城外作物,彻底断了东军的生机……”

听闻此言,檀渊侯卫振不可思议地看了一眼鄄城侯卫郧,简直难以置信。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