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28章 驾崩二合一(第8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在这里,他也第一次见识到了他儿子赵润的‘恶劣’,焚竹烤鱼,摧残他亲手栽培的花,气得他当时青筋绷紧。

忽然,一双手搭在赵元偲的肩膀上。

赵元偲下意识抬头一瞧,就瞧见禹王赵元佲与怡王赵元俼正站在身边,微笑着看着自己。

“四王兄,你瞧那边——”

顺着禹王赵元佲手指所指的方向,赵元偲抬头看去,便瞧见在池子的对岸,有一名身穿罗裙的女子,打着一把纸伞坐在池子边,一双美眸瞧着他们兄弟三人。

“过去瞧瞧?”

禹王赵元佲笑着问道。

『真是……过了太久太久了……』

眼眸中浮现几丝追忆,赵元偲笑着站了起来:“好啊,同去。”

……

……

『……』

瞥了一眼父皇,见他坐在那块石头上,头颅无力地低垂下来,赵弘润仰起头来,强忍着不让眼眶内的泪水流下来。

他从未想过,原来有朝一日他父皇的过世,对此他心中的悲伤丝毫不亚于痛失六叔赵元俼。

齐刷刷地,在赵元偲、赵弘润身后,以大太监童宪、禁卫统领李钲等人为首,一大帮人跪倒在地,眼中含泪。

“恭送陛下……龙驭宾天。”

此后,便是此起彼伏的哭声,久久响彻这个花园。

洪德二十七年八月二十三日,距「禹王赵佲」过世不到二十日,魏王赵偲过世。

此后,魏国由太子赵润继承大统。,!

从始至终是魏国的将领,他魏国何惧韩国、楚国?

还有赵弘润的六叔赵元俼,号称宾朋满天下,人脉广得让赵弘润都感觉不可思议。

再加上司马安、庞焕、蒙泺、韶虎、龙季、羿孤、赵豹、李钲等等等等,赵弘润真不敢去想想,若没有发生那些事,那时的魏国能崛起到什么地步。

简直就是黄金一代,人才济济。

只可惜,接连两次注定的内乱,使当时的魏国错失了奋起的机会,一直等到三十年后,才在赵弘润这辈人手中,重新强大起来。

不得不说,这确实是一件非常遗憾的事。

“不比齐王僖、韩王简、楚王胥逊色多少么?哈哈哈哈。”

在听到赵弘润的话后,赵元偲欣慰地笑了起来。

说实话,自嘲归自嘲,但赵元偲并不认为自己为魏国做出的贡献,不如韩王简对韩国、齐王僖对齐国、楚王胥对楚国,就说一桩事,他就自认为那三位当时的明君远远不如他:子嗣!

他有一个比他更出色的儿子赵润,而其他三位他国的国君呢?有么?或者说,及得上他儿子赵润么?

赵元偲越想越欣慰、越想越欢喜。

正如赵弘润所言,就连他也无法想象,在垂拱殿那一隅之地,他是如何熬过这二十几年,为了国家兢兢业业地处理政务,不敢有半点的懈怠。

但是,他的付出是值得的,是有意义的:若没有他长达二十几年的励精图治,他魏国根本负担不起他儿子赵润这些年来南征北战的消耗。

这些事,赵元偲从未对人提过,就比如说,他时常会翻阅儿子赵弘润这些年来的捷报,反复欣赏疆域越来越辽阔的魏国地图——尽管这些开辟的疆土,乃是他儿子赵润所为,但他心中亦有余荣。

好比说,他是将自己无力再去达成的夙愿,寄托希望于眼前这个儿子。

唯一的遗憾,就是这个儿子太出色了,出色到就算是到了他临终之前,也不知该叮嘱什么。

摇了摇头,赵偲拍了拍儿子的手背,说道:“弘润,陪朕出殿走走。”

按理来说,以赵元偲目前的状况,是不利于走动的,但此时,无论是赵弘润还是大太监童宪,都没有拦着,二人上前合力为赵元偲穿戴好衣袍,随即,由赵弘润扶着,漫无目的地走出了甘露殿。

“……后宫的嫔妃,朕已叮嘱过了,待朕走后,内侍监会在城北盖一座寺园,安置宫内的后妃,倘若在她们当中,有想要投奔儿子的,也让她们去。其余女子……你若喜欢就留下,若不欢喜,就遣散了吧。”赵元偲口中的「其余女子」,即是指那些并未被临幸的女子。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