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将计就计二合一(第2页)
他该怎么说?难道说他判断失误,韩国可能在前面布置好了陷阱等他跳进去?
倘若他果真这么说,相信就算鄢陵、商水两军皆是精锐,士卒们的士气也会有所影响。
是故,他笑着说道:“本宫是在想,打不打这个馆陶呢?还是说,打另外一块地方?”
听着他那仿佛根本不将韩国放在眼里的语气,附近的魏军兵将们哈哈大笑,唯有屈塍、晏墨、翟璜、孙叔轲等几位将军,从赵弘润的话中听出了几丝不对劲。
要知道,打馆陶,继而进兵韩国王都邯郸,这是他们此前制定的战略,哪有在毫无原因的情况下突然改变策略的道理?
在当晚大军歇整的时候,屈塍、晏墨、翟璜、孙叔轲等几名将领私下找到了赵弘润,询问缘由。
此时,赵弘润这才神色严肃地解释道:“我军自渡河后,迄今为止没有遭到任何一支韩军的阻击,此事不合常理,我怀疑,韩国很有可能在馆陶一带设下了埋伏,就等着我军自投罗网。”
听闻此言,屈塍、晏墨、翟璜、孙叔轲几人面面相觑。
对于眼前这位太子殿下的判断,他们还是颇为信赖的,并且,正如这位太子殿下所言,他们十万魏军浩浩荡荡地侵入韩国境内,可至今为止并没有任何一支韩国军队前来阻击,这的确说不过去。
“殿下的意思是撤兵?”翟璜在沉思后说道。
赵弘润摇了摇头,随即,附耳对诸将低声说了几句,只听得屈塍、晏墨、翟璜、孙叔轲四人眼睛发亮。
次日,魏军一改前几日的行动,非但没有继续向「馆陶」前进,反而徐徐后退,摆出了准备攻打莘县、阳谷等附近几座小县的架势。
对此,鄢陵军、商水军麾下的士卒们感到十分意外,毕竟前几日的指令,可不是这样的。
不过对于魏卒而言,只要有仗打,打哪里都一样,因此,魏军上下并无异议。
但是魏军的这个举动,落到了釐侯韩武等人眼中,就感觉有点不对劲了。
期间,荡阴侯韩阳对釐侯韩武说道:“魏公子润弃攻馆陶而取莘县、阳谷,很有可能是察觉到了什么,在试探我国的反应。釐侯千万不可中计,否则前功尽弃,错失大好机会。”
釐侯韩武点点头,听取了荡阴侯韩阳的建议,依旧按兵不动。
反正在他看来,巨鹿守燕绉的船队此时已陈兵大河之上,截断了魏公子润这十万魏军的归路,这只煮熟的鸭子,难道还能飞了不成?
而事实,果真如此么?,!
手中的书信,轻笑着说道:“魏国的南梁王赵佐,故意将我国的军队诱到河内郡腹地,方便魏公子润率领商水、鄢陵两支军队直捣我国王都腹地……”顿了顿,他又说道:“魏公子润此人,其用兵之法,深合兵法中「以正合、以奇胜」的概述,以正道(王道)用兵御敌,先立于不败,再辅以奇兵、诡谋,克敌制胜,或许世人皆误以为此人善于正道用兵,但事实上,魏公子润却是以奇袭、诡谋见长。”
“也就是说,荡阴侯觉得,魏公子润确如雁门守李睦将军猜测的那样,欲偷袭我国的腹地?”釐侯韩武神色凝重地问道。
“十有八九吧。”荡阴侯韩阳笑着说道:“釐侯您想,魏公子润故意率军前往宋地,引诱我国对魏国宣战,这说明他对这场仗最起码是有五成把握的,这五成把握来自于何处呢?小侯觉得,可能就在于他欲奇袭我大韩腹地这条计策上。”顿了顿,他压低声音说道:“釐侯,这可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啊。在我看来,若是我国能设计除掉魏公子润与他麾下鄢陵军、商水军,纵使我国输了这场战争,那也是值得的!”
“……”釐侯韩武颇有些惊异地看了一眼荡阴侯韩阳,但仔细想想,他却又认为后者说得一点没错。
魏公子润那是什么人?那是魏国未来的王,几十年甚至上百年才能出一位的雄主,就算韩国这次哪怕拼着元气大伤除掉了魏公子润,甚至是打输了这场战争,让魏国夺取了中原霸主的桂冠,韩国还有未来,可魏国呢,魏国还有能代替魏公子润的雄主么?
更要紧的是,魏公子润乃是魏国已经确定将来必定继承王位的储君,因此一旦魏公子润亡故于这场战争,魏国的处境就会变得很尴尬,因为魏公子润的嫡长子赵卫还不到两岁,到时候,魏王赵偲立何人为储?
是魏公子润的幼子赵卫?还是说魏公子润的兄弟们?
若是立前者还好,若是立后者,楚国的暘城君熊拓,很有可能介入魏国的立储,为他妹妹芈姜母子撑腰,到时候,魏国可能将迎来第二次因为王储问题而导致的内乱,到那时候,纵使魏国已夺得了中原霸主的地位,又能维持多久?
对于荡阴侯韩阳的观念,釐侯韩武深以为然,他在想了想后问道:“若是我等将计就计,故意将魏公子润的兵马诱入腹地,四面包夹,是否有机会将其铲除?”
“釐侯有意从河内撤兵?”荡阴侯韩阳想了想,皱眉说道:“据我所知,此番魏国在河内的主帅乃是南梁王赵佐,我与他几次打过交道,此人擅长诡道,且直觉过人,若从河内撤兵,唯恐被他看穿了意图。”说着,他对韩武解释道:“若要伏击魏公子润,那就一定要快,否则,待等魏军反应过来,可就错失机会了。”
韩武深以为然地点了点头。
此后,釐侯韩武与荡阴侯韩阳又商议了足足两个时辰,这才告辞离去。
而待等釐侯韩武离开之后,荡阴侯韩阳满面红光地将他前一阵子封存的兵刃甲胄又翻了出来,因为他已被釐侯韩武任命为「伏击魏公子润」的副帅——主帅当然是釐侯韩武,这么大的事,釐侯韩武肯定要亲自出马才能放心。
九月十一日,魏国太子赵润率领鄢陵军与商水军,悄然从沧亭渡河,进入了韩国境内,确切地说,是韩国的邯郸郡与巨鹿郡的交界处。
此时,商水军副将翟璜出言对赵弘润建议道:“殿下,我军已进入韩国境内,为恐韩国得悉我军的意图,末将以为,我军当昼伏夜行,尽量避免被韩军得悉行踪。”
事实上,翟璜说得也没错,但赵弘润却摇了摇头,笑着说道:“藏匿行踪是不错,可我鄢陵、商水两支军队有十万之众,怎么可能藏得住?除非韩人个个都是瞎子。”说罢,他正色说道:“纵使此刻被韩国得悉我军的意图,韩国也来不及调集兵马回援,既然如此,我军何必遮遮掩掩?与其像你所言的那般昼伏夜行,倒不如亮明旗号,径直杀奔邯郸!”
翟璜、屈塍、晏墨等魏将们想了想,觉得赵弘润的观点确实有道理。
只是这样的话,就不能算是偷袭了吧?哪有这么光明正大的?
不得不说赵弘润猜得丝毫没错,韩人又不是瞎子,岂会看不到这十万魏军浩浩荡荡地出现在韩国的境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