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上郡见闻二二合一(第4页)
而此时,生怕赵弘润误会,闻续连忙策马赶了上来,低声对赵弘润解释道:“殿下,这些人,乃是魏女与赤翟贵族所生,不服我河东军的约束,拒绝迁到河东郡……”
说这话时,闻续也感到很无奈,对于这些认贼作父的家伙,他杀又不好杀,还真是感觉很头疼。
就在这时,其中有一名年轻人认出了闻续,叫道:“我认得你,你是那天带兵攻打我翟人的敌将!”
听此人口中说出「我翟人」三个字,赵弘润顿时眉头一皱。
而此时,那名年轻人却不知死活地说道:“我告诉你们,若非我翟国前一阵派出了许多战士与林胡开战,你等岂能攻下这座城?识相的,快快放了我等,速速退出城外,否则,待等我国的军队返回之后,你们这些卑贱的魏人,都要死!”
这一番话,听得河东军的士卒一个个气愤填膺,要不是念在对方身上流着一半魏人的鲜血,他们早就动手了。
“卑贱的魏人……么?”
赵弘润闻言喃喃念叨了一句,随即看似平静地问道:“你等,都不认为自己是魏人么?”
“我是高贵的甲氏后裔!”
那名年轻人晒然说道。
听闻此言,闻续低声在赵弘润耳边解释了一下。
原来,这名年轻人口中的甲氏,乃是赤翟曾经的一个部落族号,后来才逐渐演变成贵族的氏称。
“……”
赵弘润深深看了一眼这些年轻人,忽然开口说道:“我再问最后一遍,你等是否认为自己是魏人……想好再回答。”
可能是从赵弘润的语气中察觉到了什么,那十几名年轻当中,有四五个面色微变,悄悄退后了两步。
而那名甲氏的年轻人与另外八九人,仍不知死活地自称翟人。
见此,赵弘润点了点头,面无表情地说道:“好,既然你等已做出了选择,那么,我赵润就以大魏储君的名义,认可你等「赤翟贵族」的身份,并给予你等,相应的待遇……”
说罢,他扯过缰绳,拨转了马头。
“……绞死他们!”,!
拉着他们的手。
只有极少极少一部分女子,才会毫无偏见对待自己被逼生下的异族子女。
“只要他们认为自己是魏人,就没有人可以迫害他们。”赵弘润严肃地回答道:“倘若他们当中有人被遗弃,朝廷会收容他们。”
赵雀点了点头。
她就是觉得那些孩子十分可怜,故而才有此一问。
这可能是因为她已经做好了待孕的准备,故而心肠比较以往软了许多。
「雕阴」往北偏西,在骑马大概一日半的路程之后,便到了「赤翟」的原势力范围,不过如今,这里同样已被魏军占领,而镇守此地的,乃是隶属河东军一系的将军、「蒲坂尉」闻续。
闻续,亦是魏国少壮辈将领中的佼佼者,此人曾是原砀山军大将军、现河西守司马安的副将,后来调到蒲坂县担任都尉,如今成为河东守、临洮君魏忌的部署,因为文武兼备、性格也稳重,被魏忌委以重任。
或许有人会说,被留在后方,这算什么委以重任,然而这个观点是错误的,要知道,「雕阴-赤翟」,这是魏国此次出兵河套的唯一粮道,能脱颖而出留守当地的,皆是受到诸路魏军上将认可的将才。
比如镇反军的将领,其余魏将就绝不会允许这支军队的将领镇守粮道,主要就是不信任南梁侯赵元佐,担心被坑。
赤翟,或者说翟国,范围魏国的商水郡那么大,境内约有四到五个仿佛县城的群落——之所以说是「仿佛县城」,这是因为翟国的这些姑且称作是县城的群落,并不像中原国家那样高筑城墙,充其量就是几座土城而已,且土墙的高度只有不到一丈,且土墙上根本不能站人,与其说这是城墙防御,倒不如说是单纯用来防患野兽的。
毫不夸张地说,别说擅长飞檐走壁的青鸦众,就算是魏国的重步兵,也能翻过这些土墙,只不过就是背负几十斤的甲胄,行动稍微吃力点罢了。
从这里不难看出,赤翟并不注重防御,原因很简单,因为赤翟是上郡境内实力最强大的一支戎狄,它的劲敌只有上郡北部的匈奴,以及更往北的、林中(郡)的林胡,除此之外,像什么鲜卑、铁勒,都不是赤翟的对手。
但是这次碰到魏国的精锐,赤翟可以说是倒了血霉了,那种程度的城墙防御,根本挡不住魏国的军队,据赵弘润所知,临洮君魏忌统领的河东军与商水军,几乎是以半日攻破一座城的速度,轻轻松松地扫平了翟国。
这也难怪,毕竟魏军此番出动四十万大军,光是这个数字,就足以将翟国吓死,哪敢做什么抵抗。
一些赤翟中的贵族,早在魏军还未抵达,就早早收拾东西向北逃亡了。
在闻续的协同下,赵弘润来到了翟国所谓的王都——姑且就称作「翟城」。
相比较翟国境内其余那些土城,这座翟城,看上去倒是像模像样许多,至少城墙已经有一丈半高,且墙上也可以站人。
只不过嘛,若是放在魏国,这种县城充其量也就是中等县城的程度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