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嫁祸与分歧二合一(第8页)
尤其是当他回忆起昌府的惨剧,回想起昌氏一门被满门屠尽,就连尚在襁褓的婴孩,都被残忍地用刀刃钉死在木柱上,他就对张启功这种手段感到极其的厌恶——端得不为人子!
而李岌、周奎、蔡擒虎三人,亦对张启功有种退避三舍的感觉。
唯独高括,对张启功的种种手段并无多大的感觉。
在他看来,只要张启功对太子赵润忠心,能妥善地解决问题,那么,对于张启功的某些行为,他可以选择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毕竟高括始终认为,一位君王,是需要像张启功这种人的,哪怕此人有时候令人不耻。
想到这里,高括咳嗽一声,打圆场说道:“张大人的计策嘛,虽然有些狠辣,但正所谓非常时刻、非常手段,高某还是可以……唔,可以谅解的,不过嘛,高某以为,这等要事,张大人还是应该事先与崔大人商量商量……”
可能是看在高括的面子上,崔咏没有再跟张启功争吵什么,而是冷淡地说道:“总之这件事,崔某会如实上奏太子殿下。……张大人,你好自为之!”
“呵。”张启功淡淡一笑。
三日后,崔咏与张启功的密信,几乎同时送到了大梁,送到了太子赵润手中。
在看罢这两封密信后,赵弘润着实感觉有些头疼。
崔咏的考量,固然是不失偏驳,事实上赵弘润也认为,一个活着的昌歑,对朝廷更加有利。
但反过来说,张启功先是叫昌歑当众抨击北亳军,随后又派人暗中除掉这个心向北亳军的宋郡大贤,栽赃嫁祸给北亳军,巧妙地让北亳军陷入双重诋毁的处境,无法自辩……不得不说,刨除掉那令人心寒的手段,这一招亦是极为高明。
那么问题就来了。
作为太子储君,他究竟应该支持哪一方呢?
“唔……”
享受着侍妾赵雀揉捏肩膀的服侍,赵弘润躺坐在躺椅上,沐浴着春季的日光,思忖着如何回应崔咏与张启功二人的相互弹劾。
忽然,他隐隐听到一阵脚步声。
他睁开眼睛,随即就看到礼部尚书杜宥携徐贯、李粱、蔺玉阳、冯玉几位内朝大臣,板着脸走向这边。
『来势汹汹啊……』
赵弘润扁了扁嘴,脸上露出几许古怪的表情。,!
。
“你这个混账!”崔咏闻言大怒,卷起袖子就冲了上来。
别看张启功身高八尺有余,个子比崔咏要高出一个头,但别忘了,崔咏从小就跟一群狐朋狗友混迹,时常与别家的贵族子弟斗殴,曾让雍王妃崔氏颇为担忧这位小弟的前程——论打架,说实话张启功还真不是崔咏的对手。
听着屋内乒乓的声响,守在屋外的浚水军魏卒面面相觑。
可碍于崔咏这位主使臣方才已下令不得擅自入内,因此,他们也不敢进屋,只敢从窗户缝里偷偷瞄向屋内。
待看到崔咏与张启功这两位使臣在屋内大打出手,几名魏卒们暗暗咋舌:原来这两位文人,脾气竟然也如此火爆。
想来想去,他们唯有立刻上报将军李岌。
此时在县衙内的另外一间厢房,宗卫高括正与李岌、周奎、蔡擒虎三人在屋内喝酒,忽然听说崔咏与张启功两位使臣打了起来,四人都感到十分吃惊,连忙来到了崔咏与张启功所在的书房。
“住手!”待等高括推门走入书房,瞧见崔咏与张启功二人正扭打在地上,哭笑不得之余,他连忙喝止。
别看高括的职位远不如在场所有人,但凭他宗卫的身份,此时还真只有他才能稳定局面。
果然,听到高括的喝止,崔咏与张启功这才终止扭打,相继站起身来。
此时再看崔咏这位朝廷使臣,头发也乱了、衣服也撕破了,右侧的颧骨也泛起了几分淤青,相比之下,张启功的模样更惨,嘴唇渗血,右眼眼眶泛黑,好似是被崔咏一拳打中了眼睛,很是狼狈。
看到这一幕,李岌、周奎、蔡擒虎三人皆忍俊不禁地笑了出声,就连高括,亦憋着笑,憋着很是辛苦。
“都退下,今日之事,谁都不得外传!”
在吩咐过魏卒退下之后,高括与李岌、周奎、蔡擒虎三人走入书房,将房门关上。
“两位大人……”
看了眼正在梳理装束的崔咏与张启功二人,高括颇有些哭笑不得地问道:“两位皆是太子殿下钦定的贤臣,日后朝中的肱骨重臣,怎么……”
“宗卫大人你去问他!”崔咏瞪了一眼张启功,低声骂道:“干的什么勾当!”
听闻此言,张启功捂着眼睛,淡淡说道:“张某不认为有什么过错。反而是崔大人,虽然张某是您的副使,但怎么说也是朝廷任命,崔大人公然殴打下官,这件事,下官日后会如实上报太子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