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9章 宋郡策略二合一(第10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你的意思是?”赵弘润眯了眯眼睛。

只见介子鸱拱了拱手,正色说道:“赦宋民、不赦北亳军!……只要宋郡的米粮一事,掌握在朝廷手中,北亳军就翻不起什么风浪来。”

赵弘润闻言摸了摸下巴,皱眉问道:“倘若宋民有人不合作,亦或是北亳军从他国收购粮食呢?”

介子鸱沉声说道:“可在诏令中规定,一户人家,只允许储藏三月之粮,违令者,以叛军党羽论之。对待叛军党羽,我大魏的军卒,自然是无须客气的……另外,只要朝廷出面稳定宋郡的米价,相信不至于会激起民怨。如若还有宋民抨击朝廷,那他多半就是北亳军的细作。”

纵使是赵弘润,在听到这番计策后亦连连点头。

而就在这时,忽听张启功说道:“介子大人之计虽好,但仍有漏洞。倘若北亳军,假借宋民的名义,至朝廷设立的米铺,反复购粮,这该如何是好?”

“这……”介子鸱微微一愣,还没等开口请教张启功,就听后者说道:“可让朝廷铸造新币,每三个月,可派人挨家挨户向县内宋民,以旧币换取一定数额的新币,只允许宋民凭新钱购买米粮。”

介子鸱闻言眼睛一亮。

而此时,原户部尚书李粱亦忍不住补充道:“这样还是不妥。……难保不会有宋民取巧,以野物充饥而将新币私下赠予北亳军,我觉得不妨这样……”

渐渐地,殿内的诸臣皆参与到了对此事的讨论中。

听着这些大臣们逐渐将针对宋郡、针对北亳军的计策变得愈发完善,赵弘润忍不住在心中暗暗感慨:集思广益,这确实比他一个人苦思冥想要高效地多。

这不,相比较他原先的打算,内朝诸臣讨论出来的策略,更高明、更稳妥。

『待一段时日之后,就算没有我,相信内朝也能带动朝廷,处理好朝中事务……』

在几乎没有人注意到的情况下,赵弘润的嘴角微微上扬了一下。,!

在庆贺了一番内朝首次集体表决的大事后,赵弘润询问道:“对了,那四份诏令可曾拟好了?”

他所说的四份诏令,即是指「恢复浚水军且由李岌担任主将」、「恢复成皋军且由周奎出任主将」、「恢复汾陉军且由蔡钦出任主将」这三份诏令,再加上「令庞焕率镇反军征讨宋郡睢阳」的这一份诏令。

总共四份。

“已拟写好了。”礼部尚书杜宥将几卷诏书递给了赵弘润。

赵弘润逐一摊开这四份诏令,见没有什么差错,遂又递给介子鸱,吩咐道:“盖上(太子)印玺,发下去。”

“是,太子殿下。”介子鸱拱手接过。

片刻工夫后,介子鸱便盖好了印玺,随即将这四份诏令又递给了小太监高力,由后者代为派人颁布。

期间,原兵部尚书徐贯好奇询问赵弘润道:“太子殿下欲出兵宋郡?”

因为在座的皆是赵弘润自己钦定的内朝官员,他也不隐瞒,摇摇头说道:“恰恰相反,本王决定尽快落实出征河套一带的准备,宋郡这边……我打算暂时搁置。”

在座的诸臣深以为然地点了点头。

自朝廷与宋郡的北亳军撕破脸皮后,朝廷至今为止已组织过两次出征宋郡的战事,第一次,即是指雍王党、庆王党、肃王党这三方国内贵族的私军,但期间因为惹出「金乡屠民」之事,而令诸魏国贵族的私军陷入了泥潭。

而第二次,则是在旧太子赵誉执政期间,赵誉分别派遣了魏武军与镇反军,前者负责维持梁鲁渠的运作,而镇反军则主要负责围剿北亳军。

但由于北亳军藏得太深,纵使是南梁侯赵元佐,也没有什么太大的进展——主要是北亳军根本不露面,南梁侯赵元佐再有能耐,也没办法从那么多的宋民当中,将北亳军士卒一个个揪出来。

正因为这个原因,朝廷对于出征宋郡的热情,已然没有曾经那样热切,原因就在于投入多过回报。

相比之下,出征河套,这才是一本万利的事。

以目前魏国的兵力而言,是有能力将林胡驱逐到更遥远的北方,继而占领整个河套地区,使之成为魏国的牧场的。

刨除掉必要的留守军队,赵弘润准备在出征河套时一口气动用全国七成的军队,以雷霆之势,尽可能在半年内结束战争。

不得不说,当听到赵弘润的暂定部署安排后,殿内诸臣不由地倒吸一口冷气。

也难怪,毕竟在赵弘润的暂定部署安排中,这次魏国对河套地区的林胡与匈奴动兵,将出动

鄢陵军、商水军、游马军、羯角军、河西军、河东军、北一军、魏武军等诸多军队,而将领则有南梁侯赵元佐、庞焕、司马安、临洮君魏忌、韶虎等魏国数一数二的将帅。

这股强大的军事力量,简直足以将九年前的魏国犁一遍,相信就算是河套的林胡,也抵挡不住如此强盛的魏国军队。

“就怕北亳军趁机作乱。”徐贯皱着眉头说道。

在他看来,以目前魏国朝廷与北亳军的关系来说,后者见魏国将举国七成的军队都派往了河套,相信不会安分守己,多半会弄出什么事来,逼迫朝廷对宋郡自治一事妥协。

章节目录